什么是厌氧反应器酸化?
一般来说,对于以产甲烷为主要目的的厌氧过程要求pH值在6.5~8.0之间,废水碱度偏低或运行负荷过高时,会引起反应器内挥发酸积累,导致产甲烷菌活力丧失而产酸菌大量繁殖,持续过久时,会导致产甲烷菌活力丧失殆尽而产乙酸菌大量繁殖,引起反应器系统的“酸化”。严重酸化发生后,反应器难以恢复至原有状态。
厌氧消化作用失去平衡时会显示出如下“症状”:沼气产量下降;沼气中甲烷含量降低;消化液VFA增高;有机物去除率下降;消化液pH值下降;碳酸盐碱度与总碱度之间的差值明显增加;洗出的颗粒污泥颜色变浅没有光泽;反应器出水产生明显异味;ORP(氧化还原电位)值上升等。
厌氧反应器酸化如何处理?
一旦发生厌氧反应器酸化,不论什么原因,都需要迅速扭转这种趋势,应当采取如下两种应急措施。
1. 大幅降低运行负荷
尽量多降低负荷,可以降低至50%,甚至暂停处理废水。同时,若厌氧反应器设有外循环管路,则通过循环泵打循环,直至VFA恢复正常。
2. 采取多种手段,避免出水PH值降低到正常范围(6.5)以下
若厌氧反应器出水pH值降至6.5以下甚至更低,则须适当提高反应器进水的pH值,以维持反应器内合适的pH环境。(进水pH值提高的幅度视反应器内pH值下降的程度而定,有时可以将进水的pH值调整至8.0以上甚至9.0以上。)
当反应器内的pH值降低到5.0以下,说明反应器酸化已经非常严重了。这时,可以用清水置换厌氧反应器内的废水,将反应器内的VFA浓度迅速降低,同时尽快恢复反应器内正常的pH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