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带车是指履带行驶系代替车轮行驶系的“汽车”。这种车对地面单位压力小,下陷小,附着能力强,行驶通过能力强。驾驶室、货厢平台或车厢则与普通轮式车辆基本一样。一般按行驶系结构可分为前桥(从动桥)装雪橇或车轮、后桥装履带的半履带式,前后桥都装履带的全履带式和可互换使用车轮、履带的车轮-履带式三种类型。
履带是由主动轮驱动、围绕着主动轮、负重轮、诱导轮和托带轮的柔性链环。履带由履带板和履带销等组成。履带销将各履带板连接起来构成履带链环。履带板的两端有孔,与主动轮啮合,中部有诱导齿,用来规正履带,并防止坦克转向或侧倾行驶时履带脱落,在与地面接触的一面有加强防滑筋(简称花纹),以提高履带板的坚固性和履带与地面的附着力。
履带式车辆具有接地面积大、接地比压小、附着性能好、爬坡能力强、转弯半径小、跨沟越埂能力强等特点,因此,在农业、工程建筑、现代军事等领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履带式工作车辆兼具行走和作业两种功能,应用日益广泛。对履带式工作车辆的共性问题进行研究,有助于形成履带式工作车辆的理论与方法,对履带式工作车辆的开发具有指导意义,履带车从而提高履带式工作车辆的自主设计水平和能力,促进履带式工作车辆的推广与应用。 本论文以企业委托的一种中功率履带移动式排灌车的研制项目为背景,以车辆工程、机械设计与制造、履带—地面力学等理论为基础,对履带式工作车辆的性能建模、动力共用与切换方法、关键机构的设计方法等共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成功研制了履带式排灌车样机,仿真与试验结果说明了本文理论研究成果的正确性与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