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溃疡病总反复怎么办教你这几招轻松防治
柑橘溃疡病严重怎么办赶紧这样做
柑橘溃疡病是由黄胞杆菌引起的细菌性病害,以橙树及苗木、幼树受害特别严重。其病斑发生在果皮表面时为最严重,直接降低果品质量,影响产量。所以提前预防是关键,不要等到上病害了再治疗,到时候就晚了。 柑橘溃疡病发病规律:(一 )柑橘品种对溃疡病感病性差异很大,以甜橙类最易感病,柑类次之,桔类较抗病,金柑最抗病。(二)一般柑橘每次抽梢都有1次发病高峰,特别是夏梢发病常最重。病菌一般只侵染- -定发育阶段的细嫩组织,对刚抽生的嫩梢嫩叶,刚谢花的幼果及老熟的组织都不侵染。(三) 环境因素。气温在25~ 30°C条件下,雨量越多,病害越重。暴风雨和台风过后,易发病。潜叶蛾、恶性叶虫、凤蝶等幼虫及台风不仅是病害的传病媒介,而且其造成的伤口,有利于病菌侵染,加重病害的发生。三、栽培因素:栽培管理不当,如增施氮肥、品种混栽、夏梢控制不当,没有及时防治潜叶蛾、凤蝶等,均有利病菌传染,增加传病媒介,有利发病。病原潜伏在病株组织内越冬。春季在适宜的条件下,病部溢出菌脓,借风雨、昆虫和枝叶接触传播至嫩梢、嫩叶和幼果_上。幼嫩组织上保持水膜20分钟以上,细菌从气孔、水孔、皮孔及伤口侵入。远距离传播主要靠苗木、接穗及果实。病菌有潜伏侵染性,有的柑橘外观健康却有病菌侵染,有的柑橘秋梢受侵染,冬季不显症状,春季才显症状。
柑橘溃疡病危害症状:
一、叶片:叶片受害,初期在叶背出现黄色或暗黄缘色针头大小的油渍状斑,后不断扩大,叶片正背面逐渐隆起,形成近圆形、米黄色的病斑、再发展病部表皮皱裂、隆起加剧,呈海绵状,木栓化,表面粗糙,灰白色或灰褐色。后期、病部中心凹陷成火山口状开裂并有微细轮纹,灰白色,周围有黄色或黄缘色晕环。受害严重时,可使病叶脱落。二、枝梢:枝梢受害以夏梢为重。病斑特征与叶片上基本相似,但病斑隆起更显著,木栓化更坚实,中央火山口状开裂更加明显。病斑环绕全枝时,枝梢干枯。三、果实:果实受害初期病斑为黄色半透明病斑油胞状突起,顶端略皱缩,后期病斑在病健交界处常有一圈 深褐色的釉光边缘。
什么样的柑橘树容易上溃疡?
1.结果多的树、老树树龄大的、生长势的弱树易上病,果树有伤口(包括农事操作,特殊天气造成,果树品种带针的,环境处于风口等)等都比较容易出现溃疡病,抗逆性差,易被病菌侵染上病。
2.长期施用化肥,尤其是偏施氮肥,枝条徒长旺长,细胞壁变薄,果实、叶子等器官组织柔软,容易产生机械伤口,被病原菌侵染。
3.遇阴雨天、台风易发病,台风天气会导致枝干折断,造成大量落叶,留下伤口和叶痕,叶片和果实摩擦、虫害也会产生伤口,如高温高湿阴雨天前后是病菌繁殖的适合温度,病原菌大量繁殖,从伤口处侵染植株,引发溃疡病。
4.柑橘生长关键的敏感时期没有及时预防用药,像柑橘每次抽梢展叶时(包括春梢、夏梢、秋梢、冬梢)花前、花后、果实生长期、果树膨大期、果实采收后:这几个时期是柑橘生长期中最幼嫩也是最容易侵染的时候,但像一般的化学药还不敢用,怕出现药害,我们可以用中草药的农药进行预防,没有抗药性,对作物安全,可以达到有机标准。平时预防可以用叶青+大蒜精油+叶满喷雾预防。中草药制剂农药不但可以防治真菌细菌病害,还可以给作物增加养分,提高作物生长势,还有增强作物光合作用叶绿素,增加果实口感甜度的功效。常年用没有抗药性,不需要换药。用的时间越久作物生长势越强,有积累的效果,作物不容易上病害,容易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