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市艾灸培训加盟

  • 发布时间:2020-01-07 14:39:00,加入时间:2016年12月12日(距今2733天)
  • 地址:中国»河南»郑州:郑州市百花路19号
  • 公司:郑州艾满堂健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王老师,手机:13071071117 微信:woshibuxiu 电话:0371-56783137 QQ:1132987370

  气、血、津液

  通过前面的学习,虽然我们没有系统讲述,但我们应该已经知道,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是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

  气,是不断运动着的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血,基本上是指血液;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从气、血、津液的相对属性来分阴阳,则气具有推动、温煦的作用,属于阳;血和津液,都为液态物质,具有濡养、滋润的作用,属于阴。

  机体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来源于气、血、津液;它的生成和代谢,又依赖于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因此,无论在生理还是病理方面,气、血、津液和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之间,始终存在着互为因果的密切关系。

  此外,我们还经常提到“精”,它也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精”在我们中医学理论上的基本含义,有狭义和广义的区分:狭义之“精”,就是通常所说的生殖之精;广义的“精”,泛指一切精微物质,包括气、血、津液和从饮食物中摄取的营养物质,所以又称为“精气”。生殖之精,我们已在前面讲述过了。

  气

  一、气的基本概念

  气,在古代是人们对于自然现象的一种朴素认识。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就认为“气”是构成世界的基本物质;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气的运动变化而产生的。如《周易·系辞》所说:“天地氤氲,万物化生”。这种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被引进医学领域,在中医学中逐渐形成了气的基本概念。

  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地合气,命之曰人”(《素问·宝命全形论》)。这就是说,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也就是“天地之气”的产物。人的形体构成,实际上也是以“气”为其基本的物质基础,故曰“气聚则形成,气散则形亡”(《医门法律》)。

  气,又是维持人的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素问·六节藏象论》说:“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生,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人的生命活动,需要从“天地之气”中摄取营养成分,以养五脏之气,从而维持机体的生理活动。所以,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由于气具有活力很强的不断运动着的特性,对人体生命活动有推动和温煦的作用,因而中医学以气的运动变化来阐释人体的生命活动。

  二、气的生成

  人体的气,来源于禀受父母的先天之精气、饮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也就是水谷之精气,简称“谷气”)和存在于自然界的清气。通过肺、脾胃和shen等脏器生理功能的综合作用,将三者结合起来而生成。

  先天之精气,依赖于shen藏精气的生理功能,才能充分发挥先天之精气的生理效应;水谷之精气,依赖于脾胃的运化功能,才能从饮食物中摄取而化生;存在于自然界的清气,则有赖于肺的呼吸功能,才能吸入。因此,从气的来源或气的生成来看,除与先天禀赋、后天饮食营养,以及自然环境等状况有关外,均与shen、脾胃、肺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shen、脾胃、肺等生理功能正常并保持平衡,人体的气才能充沛;反之,shen、脾胃、肺等生理功能的任何环节的异常或失去协调平衡,均能影响气的生成,或影响气的正常生理效应,从而形成气虚等病理变化。

  此外,在气的生成过程中,脾胃的运化功能尤其重要。因人在出生以后,必须有赖于饮食物的营养以维持生命活动,而机体从饮食物中摄取营养物质,又完全有赖于脾胃的受纳和运化功能,才能对饮食物进行消化、吸收,把其中营养物质化为水谷精气。先天之精气,必须有赖于水谷精气的充养,才能发挥其生理效应。所以《灵枢·营卫生会》说:“人受气于谷”,《灵枢·五味》说:“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