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铜币,铸造始于1900年,止于1911年。铸造流通时间尽管只有十余年,但其鼎盛时期全国共有十七省二十局开机铸造铜圆。
大清铜币版式繁多,尤以当十者为最。多位清帝在位时发行过铜币来作为流通货币,铜币的使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使交易逐渐便利起来。
民国成立后,铜元仍继续大量流通使用。1914年,铜元正式改称“铜币”,民国发行的铜币与清最-大的区别是龙纹被换成了由稻穗组成的嘉禾纹。
各省铸造的铜元大多为两面叉的国旗图案,并有“开国纪念币”或“中华民国铜币”字样。
近日,众信国际有幸征得精品钱币一组:大清铜币“甯”字版、大清铜币户部、民国开国纪念铜币,直径2.8厘米。
大清铜币“甯”字版,正面圈内铸有“大清铜币”四字,中心直读“甯”字,圈外上缘列满文及“户部”二字,下缘镌币值“当制钱十文”背面刻有蟠龙图案,上端镌“光绪年造”,下端英文环绕。
“大清铜币户部”正面珠圈内直读“大清铜币”四字,币心铸有“甯”字,珠圈外上环铸有满文,满文左右有干支纪年,左右分列“户部”二字,下环铸币值“当制钱十文”。背面上环铸有“光绪年造”字样,中心为蟠龙纹,上下环铸有英文字样。
“民国开国纪念币”正面珠圈内左为十八星旗、右为五色旗,珠圈外上环为“中华民国”四字,下环铸“开国纪念币”。背面中心铸币值“十文”二字,两边有禾穗、连叶纹盘绕,纹饰特别,设计感强烈。
此组钱币锈迹自然,流通磨损痕迹显著,图文清晰,字廓深峻,包浆入骨,钱廓明晰,棱角清楚,年月流痕丰厚,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