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稀薄液面浮渣
控制DO值,判断是否存在溶解氧相对不足或局部不足。需要全面进行测定确认。对于因废水本身缺氧过度导致色泽变黑,可以通过加强回流废水缓解浮渣大量出现。
黑色堆积过度液面浮渣
镜检没有发现活性污泥类原生动物,污泥颗粒分散不絮凝,沉降性能不好,上清液浑浊,污泥沉淀色泽暗淡偏暗黑。
原因:溶解氧不足,局部出现厌氧或缺氧。
棕褐色稀薄液面浮渣
结合沉降比发现上清液略显浑浊,含有解体的细小颗粒物质,间隙水清澈,浮渣具备粘性,不易搅动下沉。
原因:F/M小于0.05 ,而且持续时间长。
棕褐色堆积过度液面浮渣
1.与丝状菌有关:结合镜检和SVI或者结合SV,判断是否为丝状菌膨胀。
2.与活性污泥反硝化有关:结合SV,发现细小污泥絮团向上浮起,堆积在液面,通过搅拌后可以快速下沉;测定C/N,确定进水是否含有过量的N,在碳源不足的情况下,污泥容易发生反硝化,同时确保溶解氧大于3mg/L。
浮渣与泡沫的预防与控制
污水自身控制问题导致
1.排泥不及时,污泥龄过长:出现棕黄色稀薄浮渣;控制污泥老化;可结合F/M、SV以及镜检进行确认。
2.污泥浓度控制过低,负荷偏高:结合镜检和F/M进行确认。判断是否有非活性污泥类生物出现,F/M是否大于0.5。
3.丝状菌未能有效控制。
4.曝气方式不正确:过量曝气。
5.营养剂投加相对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