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香港拔萃教育的家长,除去深港两地的跨越家庭和在港求学的家庭外,还有北美海外的家庭,但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家有港宝,却因为时机或者条件不成熟,还没有开启跨境求学模式的港宝家庭。
所以,有些家庭选择让孩子就读于内地港式学校,日后再让孩子赴港插班或者升中。
就拿深圳的港人子弟学校来说,为满足部分港籍学生在深圳求学的需求,深圳市教育局和香港教育局自2008年开始启动港人子弟学校/“港籍学生班”计划,港籍学生在小学阶段可选择就读深圳港校、港班的港式课程,小学毕业直接参加香港中学学位分配。这对内地港宝家庭来说无疑是个福音。香港升学,找“香港拔萃教育”
可是,在内地办的港籍班真的就能享受到纯正的港式教育吗?
答案:不完全是。
内地港籍学生班坚持让学生使用香港教材、学习繁体字、学习香港通识类课程等,尽可能大化的靠近港式教育。
那么,不完全是港式教育的问题出在哪里呢?
全英文教学环境缺失
很多港宝家长反映,孩子在内地读完小学去香港升中,遇到大的问题就是英语,一整页资料是全英,数学也是全英,这些英文对自家孩子来说都是“天书”,但是对孩子的同班同学来说,这是小学阶段就已经掌握的词汇。
全英文的教学环境才能真正培养孩子的英语思维,而非一词一句。在内地,大多数情况下想要培养孩子的双语环境是需要家长及老师下一番功夫的。这一点来说,香港占据了颇多优势。香港升学,找“香港拔萃教育”
让港宝头疼的通识科在内地课堂缺失
除了语言,香港的通识也是让很多内地港宝头疼的科目。
在香港,无论入读幼儿园、还是小学、中学都要面试,且题目都古灵精怪,难度毫不亚于大人应聘工作。
当你问一个12岁的小学生“一本书和一朵云有什么相同”
你可以看到的并不是他在学校成绩的排名,而是他的知识结构以及发散思维能力。
当你问一个4岁的孩子"外星人长什么样子“
你可以看到的并不是他掌握了多少个汉字、会背多少首古诗词,而是他想象力与表达能力,以及他是否属于一个善于思考的孩子。
香港从幼稚园阶段开始就把通识教育融入课堂和生活,从2009年开始“香港中学文凭试”已将通识教育列为必修科之一,香港各所高校也都早已设立自己的通识教育部。
而在内地港籍学生班里,老师大部分是内地老师,很多老师去香港的次数少之又少,在不了解香港的本土文化、社会常识的情况下如何来教授在香港属于重要学科的通识呢?香港升学,找“香港拔萃教育”
终都要回到香港念中学的学生们,在没有深入了解到香港的社会文化、本土风情、学不到真正的通识课程的情况下,拿什么谈融入呢?
香港中小学、国际学校、副学士、大学,留学陪读请找爱心家庭成长服务社&香港拔萃教育。14年香港升学服务经验,给你合适的择校方案、面试指导、笔试培训,专业的择校服务保证您的孩子顺利入读心仪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