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检测内容(1)房屋建筑、改扩建和使用情况等历史资料(2)房屋建筑结构尺寸复核;(3)房屋主要受力构件材料强度检测;
(4)检测房屋的主要结构件的完损状况,如开裂、变形、破损等的分布范围;
(5)依据现场检测情况建模分析,承载力验算;
(6)楼板振动测试;
(7)提出合理的处理意见和结构加固的建议
二、检测依据
(1)《房屋质量检测规程》(DGJ08-79-2008);
(2)《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04);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4)《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5)《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T8-2007);
(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7)《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11);
(8)工程设计、施工、检测等有关规范标准;
(9)业主提供的图纸等资料。
三、检测报告的内容
(1)委托单位
(2)项目名称
(3)现场检测日期
(4)建筑物概况
(5)检测目的、范围和内容
(6)检测及分析结果(包括外部损伤、截面尺寸、变形等)
(7)结构计算分析
(8)检测结论与建议
(9)主要技术依据
(10)技术人员
(11)附件
四、检测相关措施
1.技术措施
(1)编制详细检测技术方案、并及时做好技术交底。
(2)维护与校正检测仪器,保证良好的技术状态。
(3)贯彻执行各有关规范、标准。
(4)备足各种辅助工具,在规定的工期内完成。
2.安全措施
(1)进入现场检测作业的人员应身好劳防用品。
(2)进入检测现场要注意行走安全,防止摔伤事故。
(3)现场检测设置专人监护,防止高空抛物等对检测人员的伤害。
(4)上下构筑物踩稳踏实,注意脚底打滑。
分析了粗骨料的尺寸对混凝土过渡区界面黏结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劈裂抗拉试验、压剪试验获得了粗骨料和硬化水泥浆之间的劈裂抗拉强度及抗剪强度.结果表明:粗骨料的尺寸对界面过渡区的黏结性能有较大的影响,界面黏结强度随粗骨料尺寸的增大而减小;水灰比越低,界面黏结性能越好;粗骨料的类型对界面过渡区黏结性能也有较大性能的影响.将废弃电路板回收处理后得到的非金属粉末掺入水泥砂浆中,研究非金属粉末粒径大小对水泥砂浆性能的影响;为改善非金属粉末和水泥浆体之间的界面性能进而改善复合砂浆的性能,采用硅烷偶联剂处理非金属粉末和在砂浆中加入丁苯乳液2种改性方法.结果表明:硅烷偶联剂处理可以降低砂浆的含气量和收缩率,加入丁苯乳液改善了砂浆的抗压强度和毛细孔吸水率.偶联剂处理和加入丁苯乳液都可以提高砂浆的抗折强度和黏结抗拉强度.废弃电路板非金属粉末粒径越小,水泥砂浆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黏结抗拉强度越大,含气量、收缩率和毛细孔吸水率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