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供应链角度理解新基建:新基建如何重塑新型供应链?
第五次科技革命所带来的全球一大 “技术-经济范式” 的转移是从全球安全到基础设施,从版图扩张到互联互通。
冷战时期,全球安全被认为是重要的公共产品,主要提供者是美国,以美国在全球广泛的驻军为标志性事件。而冷战结束之后,重要的公共品变成了基础设施,中国是主要提供者,以中国在全球广泛的投资基础设施为标志性事件(包括 “一带一路” 和亚投行等)。
我们发现版图的大小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已经大大降低,互联互通的程度才能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命运,例如韩国,新加坡,香港,深圳这些本来一贫如洗的小地方快速发展壮大,而俄罗斯这样的地理大国却在不断衰落。
当然,这一巨大的变迁离不开新一代基础设施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普及:主要是集装箱和与之相匹配的码头设施以及信息技术。例如集装箱极大的降低了运输成本,不仅让生产外包变得更有利可图,更重要的是让原来国土内没有原材料的小国家和地区得以加入到全球供应链的体系中。而信息技术则通过降低传递管理知识和生产知识的成本,将原本在一个工厂里完成的工作,变成在两个大陆上完成。
随着供应链从发达国家内部扩展到全球,链接供应链的能力已经远远比版图的大小和军事能力更重要。可以说人类已经进入了以供应链(而不是以国家)为人类新型组织方式的时代。
按照定义,供应链(Supply Chain)是指生产及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用户活动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而供应链的本质是互联互通,即信息流,物流,资金流无障碍无耗损的流通。显然,传统基建是物理空间的基础设施,提升了物流的流通效率,而 “新基建” 则是数字空间的基础设施,目的是进一步提升信息流的流通效率。
正如前文所写,每一种新的范式对应的是一种实践模式 (a best-practice model),它代表着一场技术革命得以被社会所运用的有效的方式。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的全球经济格局将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大国间在贸易和科技间的竞争会愈演愈烈,谁能够规模应用新的实践模式将成为未来三十年大国竞争的关键。
那么什么才是新时代的实践模式-
借助我们所观察到的趋势,我们认为在新范式中重要的两种实践模型将是平台化(成为行业的交易与服务平台)和基础设施化(成为行业的基础设施)。因为供应链包括了信息流,物流,资金流,而平台正是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中心节点,拥有巨大的权力和价值。我们把这样的平台称为 “供应链链主”。
我们发现,各种交易和服务平台正在逐渐成为其行业的基础设施,而成为基础设施的平台又会获得更高的市场份额,进一步巩固其平台的地位。两种模式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正在成为新时代的实践模式。
这是在新范式逐渐展开的过程中,我们看到的机会。
我们相信借助 “新基建” 的东风,新一代 “技术-经济范式” 将加速展开,新模型将逐渐取代旧模型成为共识,新物种、新生态将迎来蓬勃发展的窗口,引领中国经济彻底跨越收入陷阱。
数商云致力于提供企业级的B2B系统、B2B2C多用户商城系统、B2C电子商务系统、跨境进口电商平台、供应链管理系统、新零售电商平台、直播电商系统等一系列系统定制开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