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份即将来到,对虾养殖也进入了高温期管理阶段,该阶段日照强度较大,池塘水温高,藻类、细菌等生物繁殖旺盛,生物量大,水体容易出现温跃层、 氧跃层等分层,易使池塘水体出现低透明度、高pH、氧债而致的缺氧等问题,针对高温期对虾高发病害,须及早的做好预防措施。
一 高温期对虾常见问题
01底热:在高温季节,很多池塘会出现“底热”现象。光脚踩下去,明显感觉脚底很热,从下往上慢慢变凉,有时有泡泡冒出来;用竹竿擦底后拿起来用手摸有点烫手。底热的池塘容易出现底层缺氧,引起“虾跳”、“缺氧浮头”。
原因:在夏季闷热天,池塘上层水的温度比下层水的温度高,增加了上下水混合的阻力,从而形成“温跃层”。温跃层一旦形成,上层丰富的氧气不能传输到下层,下层的营养盐也不能补充到上层,久而久之,底层的有机物大量累积,厌氧菌大量繁殖,形成厌氧发酵,产生大量的热量,出现的热,就像沼气池。底热的过程会加剧耗氧,加重亚硝酸盐、硫化氢的毒性。
02泡沫多:最近有很多虾池出现开增氧机泡沫多的现象,多的满池都是,有一直是白的,也有开始是白的,后来变成黄的。有很快消失的,也有久久不散的。
原因:泡沫有两种,一种是晴天中午的时候出现,一种是早晨出现。晴天中午出现泡沫是正常的,因为阳光好,光合作用强,藻类产氧高,氧气过饱和,此时开增氧机易产生泡沫,这种泡沫的颜色一般是白的。早晨泡沫多是由大分子的有机质形成的,这意味着水体老化、代谢不畅、溶氧低、菌相失调,分解不完全等。这种泡沫的颜色一般有点黄,用手摸起来有点粘,严重的有水腥味。
03白便:白色、细长、粪便状粘性物质。
原因:白便常常是肝脏病变的结果。在肝脏功能下降时,虾的抵抗和消化能力明显不足,如果此时摄食泥皮青苔和腐败饲料等极易感染细菌而出现白便现象。
04吃料慢
原因:吃料慢有几种原因,对虾蜕壳困难、长纤毛虫、底热底臭、溶氧低、感染细菌病如肠炎烂鳃等。高温期吃料慢的主要原因是底热底臭、溶氧低、消化方面的疾病。
05脱壳不遂:甲壳薄而软,身体软如面条,体质弱,行动迟缓,活力差,体色暗,呈微红色,腮丝发黄或发白,触鞭也呈红色,肠胃空。
原因:高温、气候或环境突变导致对虾异常蜕壳,蜕壳后钙磷转化困难而致。
二高温期对虾高发病害的防治
01注意水质变化,及时增氧换水
措施:定期使用赛有渔生态修复师,维持池塘水质稳定。生态修复师可有效稳定水质,防止水质过大变化,长期使用还可改善水体底质,增进池塘内循环和自我修复能力;
0 2注意控料,防止底部腐败
措施:高温季节白天溶氧充足,虾吃料一般都很快,所以很多养殖户这时都会拼命加料,然而晚上的藻类和微生物呼吸耗氧严重,加上白天的残饵、粪便在底部耗氧,底部很容易出问题。另外,高温导致水体温度升高,温度升高后自然会加快底部菌类代谢,底部腐败也就相对加快,所以在晚上巡塘时经常看到虾趴边或在中上层游等这类情况。此时须改变常规的投饵方式,饵料可在日出前和日落后两次投喂,早晨投30%,傍晚投70%。对虾生长前期少投,后期多投;早晨少投,傍晚多投;对虾大量蜕壳时少投,正常生长时多投。
03预防为主,谨防虾病发生
措施:高温季节,对虾机体的代谢水平下降,加之水体环境恶化,病原生物滋生,容易引起虾病发生。因此,必须切实做好虾病防治工作,在早期及早的用渔歌子改底。使用赛有渔芽孢菌种+丁酸菌种+生态修复师有效改变底泥立体环境,达到植物、微生物、矿物质、有机物、底栖生物等综合平衡,长期使用渔歌子还可有效补充底泥中的中微量元素,平衡底泥,促进水生植物对中微量元素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