霁蓝釉,又叫“积蓝釉”、“祭蓝釉”、“霁青釉”。这种釉色在一千三百度左右的高温下烧制而成,颜色深沉而均匀,犹如宝石的蓝色。
中国将蓝色应用到瓷器上的最早明确记录是唐三彩,但那个时候是低温釉,虽然看上去比较绚丽,但缺乏深沉,直到元朝随着烧制技术的提高,高温蓝釉才开始出现。高温蓝釉也就是霁蓝釉(1280~1300℃高温),烧制好的霁蓝釉釉色均匀,呈现出深海般的蓝色,别具魅力。
在整个蓝釉瓷系中,霁蓝釉的色泽最为纯正。霁蓝这个称呼的由来也是因为在文学中代表着雨过天晴,既映衬了天空的蓝色,又有美好的文化寓意。从元朝开始出现,霁蓝釉经历了元明清三代。每个朝代都有其特色,但后人好像更喜欢清代的霁蓝釉。
清代霁蓝釉瓷器生产历代未断,均有精品传世。有刻暗花纹的,也有描金彩的,常见造型仍是宫廷祭器和陈设用瓷。官窑霁蓝釉瓷多有官款,且做工十分精细,民窑也有霁蓝釉瓷多是庙堂所用的祭器,以炉、瓶最多,均无官款,但有年纪年款的。
虽然元朝是霁蓝釉的开端,且烧制的工艺已经成熟,已经做到釉色稳定、釉面不开裂的特点,但元朝存在的时间并不长(不到100年),遗留下来的作品较少。
此类瓷器真是很精美的传世精品,再叫上这类瓷器传世量本来就不多,更是受到了广大收藏爱好者的追捧。这类瓷器的收藏价值也是很高的。藏友们手中的霁蓝釉属什么时代的精品,欢迎相互品鉴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