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压下量加工条件下会发生ε相相变,因此保持非磁性。在居里点以上的高温下,即使是强磁材料也会丧失磁性。但有些奥氏体型不锈钢如1Cr17Ni0Cr18Ni9,因为其组织为亚稳定奥氏体组织,因而在进行大压下量冷加工或进行低温加工时会发生马氏体相变,本身将具有磁性且磁导率也会提高。(6)弹性模量室温下铁素体型不锈钢的纵向弹性模量为200kN/mm2,奥氏体型不锈钢的纵向弹性模量为193kN/mm2,略低于碳素结构钢。随着温度的升高纵向弹性模量减小,泊松比增加,横向弹性模量(刚性)则显著下降。纵向弹性模量将对加工硬化和组织集合产生影响。(7)密度含铬量高的铁素体型不锈钢密度小,含镍量高和含锰量高的奥氏体型不锈钢的密度大。
兼有奥氏体和铁素体不锈钢的优点,并具有超塑性。马氏体不锈钢。强度高,但塑性和可焊性较差。当不锈钢管表面出现褐色锈斑(点)的时候,人们大感惊奇:认为“不锈钢是不生锈的,生锈就不是不锈钢了,可能是钢质出现了问题”。其实,这是对不锈钢缺乏了解的一种片面的错误看法。不锈钢在一定的条件下也会生锈的。不锈钢具有抵抗大气氧化的能力---即不锈性,同时也具有在含酸、碱、盐的介质中抗腐蚀的能力---即耐蚀性。但其抗腐蚀能力的大小是随其钢质本身化学组成、加互状态、使用条件及环境介质类型而改变的。如304,在干燥清洁的大气中,有绝对优良的抗锈蚀能力,但将它移到海滨地区,在含有大量盐份的海雾中,很快就会生锈了;而316则表现良好。
固溶处理经固溶处理(1000~1050℃,1h,空冷)获得的组织是奥氏体加少量铁素体,在随后500~800℃进行调整处理时,由于原子在铁素体中扩散速度要比在奥氏体中快,且铁素体内含铬量高,碳化物(Cr23C6)易沿着α(δ)和r的相界面析出,又降低了奥氏体中碳及合金元素的含量,从而提高这类钢的Ms点,使之获得更多的马氏体。α(δ)铁素体量不能过多,否则不利于热加工,也不参与马氏体转变,会降低钢的强度。2.调整处理固溶处理后进行的中间处理,一般又称调整处理,目的是获得一定数量的马氏体,从而使钢强化,常用以下三种方法:(1)中间时效法(简称T处理法)固溶处理后再加热至(760±15)℃,保温90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