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光阻纳米银线:一种将纳米银线放入光刻胶之中的电容触控材料
同时取代传统ITO,超越第一代水性纳米银,弥补其他触控导电材料之可靠性、银迁移等缺陷
2、光阻纳米银触控SENSOR制造过程
导电液制作(负型光刻胶+纳米银线等)——>光学涂布(PET CPI GLASS等底材)——>成导电膜——>制作SENSOR(采用激光或者黄光)
邦得凌光阻纳米银的特点
一、可靠性高
1、水性纳米银线导电膜性能需要做多层结构才能保障,工艺繁杂。
2、光阻纳米银线导电膜性能达到工控显示级要求(双85裸测,强uv1000小时)。
3、光阻纳米银线导电膜的光阻材料可靠性高,解决了银迁移问题和耐久性问题。(类似钢筋混泥土的独特结构原理)
二、性价比高
1、节约了60%的制程成本
2、光阻纳米银线让传统电容屏触控价格下降15%(OCA兼容度高,模组和整机制造成本降低)
性能特点
外观:银灰色低粘度液体
粘度:3-5cp
固含量:1.0-2.0%;乙酸丁酯、PMA、DBE混合溶剂
成膜特性:透光率高,Pattern精度高,显影固化后导电率均匀
产品核心价值
1、为客户创造价值(最终制作大尺寸触摸屏减少三分之二制程)
2、解决该领域卡脖子事件(良率和产能)的可能性(发明专利,国际领先)
3、环保节能(废弃排放达到其他触摸屏制程的万分之一)
4、解决传统材料无法解决的工艺难题(超大和折叠)
纳米银线光阻剂与传统ITO导电膜的优势对比
1、导电膜
因其阻值高、易折断的缺点,难以在大尺寸触摸屏、柔性屏上应用。
2、金属网格
比纳米银线更早实现产业化。但是相比于纳米银线,金属网格由于存在摩尔纹的问题,应用受到限制。
A:国内金属网格线距非常宽,金属线较粗,近距离可以清楚看到屏幕中的金属线,美观性差,价格比纳米银线产品低;
B:国外金属网格线距非常窄、技术含量更高良率更低(注:这里指镀铜工艺,目前国内莱宝高科也在引进该技术量产)
综合成本与产品质量,纳米银线较金属网格具有很大的性价比优势
3、导电高分子、碳纳米管、石墨烯等
受限于材料本身的性能,在导电性、透明度和制程可靠性方面有难以克服的缺陷,单独的材料作为触摸屏器件上的电容材料基本无望,只有在未来材料技术进一步发展,与新型材料组成复合材料才有可能尝试产业化。
4、传统纳米银线
在制作中小尺寸电容触摸屏方面的优势是可弯折,克服了ITO晶裂的缺陷,但是整体环测可靠性还无法通过工控触摸屏标准。在制作中大尺寸电容触摸屏方面的优势是低电阻,克服了ITO阻值高的缺陷,但是激光雕刻的工艺未来在产能上难以匹配产业化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