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寒流一波接一波的侵袭大陆及沿海地区,气温低且变化大,导致辽宁地区海参养殖出虾大量吐肠现象。
1. 饵料本身问题
自配料(发酵、颗粒料)普遍蛋白质偏高(鱼粉、虾粉、扇贝边、海虹干、豆粕)多达35%以上,存在着主要成分不达标(大叶菜发霉、国产鱼粉不新鲜、豆粕未熟化)、发酵不充分、没有促消化吸收的添加剂等问题。海参没有肝胰脏,不能分泌可以消化吸收动物蛋白的物质。此类原因引起的海参吐肠表现为:海参打弯、拧劲、肠道发深黄色、念珠状。
2.池底腐烂物、残饵、粪便较多(尤其投饵较多)池塘,病原弧菌滋生,导致的细菌病理性吐肠,多为“黄肠”并伴随“化皮”。
海参吐肠的防控方法?
1、对水体定期的进行消毒杀毒,控制水体寄生虫的数量。
2、有增氧机的池塘,水位尽量拉深到1.8-2米以上(无增氧机的池塘要慎重),一旦出现上下温差超过1℃,及时开增氧机对流,预防发酵缺氧。如果换水条件较好(外海水和池塘同温或低于池塘温度),尽量持续换水,维持水体流动(体感温度低),海参耐受高温能力会增强。
3、降低饲料中动物蛋白含量(18—22%)、添加海泥和砺壳粉、选用新鲜优质的主料(进口鱼粉、熟化豆粕)、发酵充分(插入竹棍,拔出时,以饵料顺着棍子自然滑下来为准)、添加促消化吸收的添加剂优 兰 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