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试验研究了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胆汁酸对“817”肉杂鸡营养物质表观利用率的影响。试验选取1日龄“817”肉杂鸡640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设4个重复,对照组为基础日粮,试验组3个处理设置3个胆汁酸添加水平200、400、600mg/kg。试验结果显示:添加200g/t、400g/t、600mg/kg胆汁酸,平均日增重提高(P<0.05),料重比降低(P<0.05),粗脂肪和钙的表观利用率提高(P<0.05),经济效益显著。本试验中,日粮添加400mg/kg胆汁酸效果较好。
817肉杂鸡是山东农科院培育而成的优质杂交鸡种,目前,它已经成为肉鸡养殖业中的主要品种之一(逯岩等,2002)。杨玉芝等(2009;2009)试验表明,胆汁酸能显著提高817肉杂鸡生长性能。本试验即是在此基础上,以817肉杂鸡为试验动物,探讨胆汁酸对粗脂肪、粗蛋白质、钙和磷等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的影响,为胆汁酸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本试验使用的胆汁酸预稀释剂,是由山东凯龙有限公司提供。 1.2试验设计本试验在山东某养鸡场进行,试验动物是选取罗曼褐商品代蛋鸡作母本,以爱拔益加父系公鸡作父本杂交所得的“817”肉杂鸡鸡苗。选择1日龄健康“817”肉杂鸡640只进行试验,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分别为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鸡。其中,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胆汁酸添加剂200、400、600mg/kg。基础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
预混料为每kg日粮提供:铁96mg,铜8mg,锰100mg,锌77mg,碘75mg,硒0.40mg,VA13500IU,VD3500IU,VE 45mg,VB13mg,VB29mg,VB64.8mg,VB120.023mg,烟酸60mg,泛酸15mg,叶酸1.05mg,生物素0.15mg。 1.3饲养管理试验期从1日龄到42日龄,共42天,1~21日龄饲喂前期料,22~42日龄饲喂后期料。采用网上平养,自由饮水、自由采食,各组试验条件一致。免疫程序和其它管理按常规进行。 1.4试样采集与指标测定 1.4.1平均日增重分别在1日龄、21日龄、42日龄进行空腹称重,并记录数据,计算个体平均体重、平均日增重。每天记录死淘鸡数。 1.4.2饲料报酬记录各个重复每天的喂料量,试验结束结算剩余料量,结合死淘鸡只的耗料量计算鸡群采食量,计算个体平均日采食量。计算料重比:料重比=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 1.4.3试样的采集37日龄时,随机从每个重复中各选取5只健康肉杂鸡,饲养于代谢笼内,适应3天后,开始代谢试验。上午8︰00与下午4︰00各收粪一次,并加入硫酸以固定其中的氮,连续收集72小时。收集粪样贮存于-20℃的冰箱内。粪样收集结束后,同一重复的粪样解冻后立即混匀, 于75℃干燥箱中烘干24小时,40目筛粉碎。 1.4.3指标的测定记录收粪期间肉杂鸡的采食量和鲜粪重,测定饲料和粪便的干物质含量,以酸不溶性灰分作为内源指示剂,测定饲料及粪样的粗脂肪含量(索氏浸提法,GB/T6433-2006)、粗蛋白质含量(凯氏定氮法,GB/T6432-94)、钙的测定(高锰酸钾滴定法,GB/T6436-2002)、磷的测定(分光光度法,GB/T6437-2002)。计算各营养物质的表观利用率,按以下公式计算:
1.5试验数据处理试验数据利用Excel2003进行初步处理,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试验结果数据以“平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 2结果与分析 2.1胆汁酸对“817”肉杂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注:同一行数据肩注大写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小写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显著(P<0.05),下同。 表2显示,各阶段的料重比、1~21日龄阶段日增重、1~42日龄阶段的日增重,添加胆汁酸添加剂的试验各组与未加胆汁酸的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22~42日龄阶段的日增重,添加400mg/kg和600mg/kg胆汁酸组与未添加胆汁酸的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添加200mg/kg胆汁酸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 2.2胆汁酸对“817”肉杂鸡营养物质表观利用率的影响
由表3可以看出:饲料干物质、粗蛋白质和磷的表观利用率,各组之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 粗脂肪的表观代谢率,添加400mg/kg和600mg/kg胆汁酸组与未添加胆汁酸的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添加200mg/kg胆汁酸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钙的表观利用率,各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显著(P<0.05)。 2.3胆汁酸对“817”肉杂鸡经济效益的影响综合分析,在本试验条件下,添加胆汁酸能显著提高 817肉杂鸡的经济效益,添加200、400、600mg/kg胆汁酸组试验全期每只鸡毛利润分别比对照组提 高0.20、0.32、0.31元,提高5.00%、7.93%、7.75%。 结果表明,添加400mg/kg胆汁酸组效果较好。
3讨论 3.1胆汁酸对“817”肉杂鸡生产性能的影响胆汁酸在脂肪代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促进脂肪乳化,能有效解决高油脂饲料而导致的营养性腹泻等问题(Fuchs,2003;Russell,2009;Barth等,2006)。 本试验结果显示,胆汁酸添加剂对817肉杂鸡的生产性能具有正面的影响作用,结果与杨玉芝(2009a,b)类似。同时,在本试验条件下,随着胆汁酸添加水平的提高,试验全期817肉杂鸡的日增重有增加的趋势(P<0.05),料重比也有降低的趋势(P<0.05)。其原因可能是随着胆汁酸数量 的增加,胆汁酸与油脂的接触会更加充分,更有利于脂肪的乳化,本试验也证实胆汁酸能提高粗脂肪的表观代谢率。 本试验同时也表明,胆汁酸添加剂应用于817肉杂鸡生长早期的效果要优于生长后期。胆汁酸对生长早期肉鸡效果较好的原因可能与动物本身的消化系统功能不完善有关,Serafin(1970)、Krogdahl(1985)研究表明,仔鸡体内胆汁酸分泌不足,从而影响油脂的吸收,Hofmann(1992)、 Ranzdan(1997)证实,由于肝胆循环中胆汁的损失和胆汁酸自身代谢的损失,使其乳化性能下降, 而额外补充胆汁酸添加剂能弥补这些损失,因此,效果会更加明显。 3.2胆汁酸对“817”肉杂鸡营养物质表观利用率的影响本试验结果显示,添加胆汁酸各试验组, 脂肪表观利用率显著高于无胆汁酸组(P<0.01,P<0.05),钙表观利用率也显著高于无胆汁酸组(P< 0.05),干物质、粗蛋白质和磷的表观利用率高于无胆汁酸组(P>0.05)。结果表明,胆汁酸不仅能 提高胆汁酸的消化利用,还能促进其它营养物质的消化利用。 本试验中,胆汁酸能提高脂肪利用率的结果,与多个报道一致。Polinn和Wing(1980)在肉仔鸡 日粮中添加0.04%的胆酸、0.1%的脂肪酶能提高1周龄和3周龄肉仔鸡牛油消化率8%和4%。Kussaibati (1982;1982)、Atteh(1985)等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以上结论。胆汁酸具有特殊的亲水基和疏水 基的两性结构,能有效促进脂肪的乳化。Bauer(2005)证实,低浓度的胆汁酸盐还能够提高脂肪酶 的活性,这说明胆汁酸不仅能促进脂肪的消化,还能促进其吸收利用。 胆汁酸对日粮干物质以及粗蛋白质、钙、磷等营养物质利用的影响,相关报道较少。 本试验中,胆汁酸能显著提高日粮钙的表观利用率,其可能是由于胆汁酸的添加促进了脂肪的乳化,降低了脂 肪与钙发生皂化反应的机会,其作用机制还要进一步进行深入研究。 4结语 本试验中,“817”肉杂鸡日粮添加胆汁酸能显著提高日增重、饲料报酬以及营养物质表观利用率。 综合而言,添加400mg/kg胆汁酸组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