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环保产业不可或缺的力量,民企首先要明确自身定位。即无论是技术创新还是商业模式创新,市场对民营企业要求更多的是提供解决方案、产品或服务。尤其在细分领域的技术及效率,是环保民企区别于国资的地方,未来创新性企业才真正具备驱动力。相反,很多中小环保企业,如果没有很突出的技术能力、服务能力,自然而然会慢慢被淘汰。
通过与国资联手提升创新力与竞争力,历经寒冬的民企资产将获得新一轮投资机会。面对接下来环保产业带来的挑战与机遇,运营管理能力与核心技术将成为民企在市场竞争中的闪光点,由此带来的内生动力将逐步释放。
系统综合集成了物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数据仓库技术、自动化控制等先进技术,提供了对排水末端水质进行信息自动采集、在线视频、动态监测、实时监控管理、辅助决策和应急处置管理等功能。
能满足排水管理服务中心对城市排水设施、城区河道、中水站、泉站末端运行等方面的在线监测需要,满足污水末端和其他工程管理需要,满足城市排水管理业务工作需要,可以帮助相关部门智能高效地处理排水末端设施的海量信息和数据、实现对排水末端水质安全情况的有效准确监督、实现业务办理快速高效协同。
水质监测的方法
云传物联技术有限公司推出的AMT-FB301多参数水质监测浮标系统,AMT-FB301可以实现多种水质参数的同时测量,包括溶解氧、pH、ORP、电导率和浊度等,DT-200主控机通过RS485(Modbus/RTU协议)总线采集处理测量数据,再由无线模块发送到远程服务器,用户可以实时获得监测数据。
该系统以浮标为载体的水质监测系统是化学分析仪器和各种水质传感器的集成,并结合了现代化的数据采集处理技术、数据通信技术、浮标设计及制造技术,是实现环境水质监测自动化、网络化、在线监测的有效技术手段。
AMT-FB301多参数水质监测浮标系统的应用领域广泛,可用在水产养殖、工业生活污水排放、农业灌溉用水、环境监测等领域。
溶解氧(DO)表示什么
溶解氧(DO)表示水中氧的溶解量,单位用mg/L表示。不同的生化处理方式对溶解氧的要求也不同,在兼氧生化过程中,水中的溶解氧一般在0.2-2.0mg/L之间,而在SBR好氧生化过程中,水中的溶解氧一般在2.0-8.0mg/L之间。因此,兼氧池操作时曝气量要小,曝气时间要短;而在SBR好氧池操作时,曝气量和曝气时间要大得多和长得多,而我们用的是接触氧化,溶解氧控制在2.0-4.0mg/L。
溶解氧是池塘水体中一个重要的水质因子,它不但影响到养殖动物的生长发育、摄食吸收和生存活动,还影响到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分解以及毒害物质(如:氨氮、亚硝酸盐和硫化氢等)的降解。静水池塘的溶解氧变化主要由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程度和生化耗氧量来决定。由于受到风向、风力以及热阻力(温跃层)的影响,而表现为池塘水体溶氧水平和垂直分布的不均匀性。
溶解氧的变化规律
溶解氧的重要变化规律有四个:包括水平、垂直、昼夜和季节变化,其中以昼夜、垂直和水平变化对塘鱼影响较大。
1、昼夜变化:在一天中黎明时分低,太阳出来后随着趋强光移动到上层水的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增强,夜间生物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被吸收消耗,上层水溶解氧不断增多、酸碱度升高,至下午3~4点钟达到高峰,此时由于存在温跃层水体不易对流,下层水的溶解氧降至低。
此后,光合作用减弱,溶解氧慢慢降低,二氧化碳则慢慢增加,在日出前(5~6时)溶解氧降到低,而二氧化碳达到大值,酸碱度则降到低。
2、垂直变化:由于受到光照强度的影响,深水池塘的溶氧在垂直方向上也有一定的变化规律,一般白天池塘的上层水光照强度较大,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就强,溶氧就高;而下层水光照强度减弱,而且由于热阻力,上下层水不易对流,溶氧低。尤其是夏季下午,上下水层温差很大,水
体稳定,底层水中溶氧几乎为零。
3、水平变化:在不同风向、风力的作用下,下风位处的水体中浮游生物和有机物比上风位处多。换言之,晴天下风处浮游植物产生的溶氧量和从空气中溶入的氧量都比上风处多。风力越大,上下风处溶解氧含量的差别越大。夜间溶氧的水平分布恰与白天相反,上风位处溶氧大于下风处,这是因为在下风处浮游生物和有机物较多,所以耗氧量也多。上下风处溶氧差别也与风力、池塘长宽比、浮游生物量、有机物质的多少有关。
常用于:污水、纯水、海水、渔业水、泳池用水、中水、瓶装纯净水、饮用天然矿泉水、冷却水、农田灌溉水、景观用水、生活饮用水、地下水、锅炉水、地表水、工业用水、试验用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