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适能训练在孤独症儿童康复教学中的应用:
一、情景适能训练的主要形式
情景适能训练设计的主要形式依据特殊儿童的实际发展情况,并依据学校现有教学及学生情况而定。多以设计一个仿真的生活学习情景,让学生以真实表演的形式呈现,在此基础上加入不同的教学目标及符合事实的情景变化。在课堂上,让学生自行发挥,依据要求完成任务。
二、情景适能训练中同伴的作用
在情景适能训练教学的过程中,特殊儿童的同伴(非特殊或功能比其好的儿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伴在游戏中要帮助、鼓励、引导孤独症儿童加入到队伍中,协助特殊儿童完成任务。并同特殊儿童分享成功后的喜悦。
三、情景适能训练中老师的作用
情景适能训练教学中老师要充分发挥引导的作用,在实施教育教学目标的过程中,给孩子一些时间对任务进行讨论及理解,由教师引导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关注、相互分享经验、相互照顾,共同完成任务。这个过程需要无数次的重复,同时做出适当的变化。记录好课堂上学生的游戏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目标。与此同时,老师在一个情景设置之前,需要对课程的参与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认知、语言、感知觉、沟通方式等一系列能力,正确的设定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
四、相互协作,激发主动沟通的意识
在特殊孩子的康复教育训练中,需要教师引导孩子们互相关注、互相协助,利用强调性语言,随时提醒他们。使特殊儿童在整个游戏中享受快乐,产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在此基础上,做适当的情景及同伴的变化,让特殊儿童在出现差异时主动寻找老师或同伴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