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1 追求高蛋白
一方面,过高的蛋白质加大了猪消化系统的负担,不但降低饲料营养的消化率和吸收比率,浪费饲料资源,排放的氮源还污染环境;另一方面饲料厂跟风做所谓的高蛋白饲料,在市场竞争和成本双重压力下不得不采用劣质蛋白原料,一些不法商人甚至非法添加来达到高蛋白(如三聚氰胺就是为了提高粗蛋白含量的恶性欺骗手段)。所以不要一味追求“高蛋白”,饲料的蛋白质要易于消化吸收,氨基酸平衡,蛋白与能量的比例匹配,这样的饲料才是合理而有效的。
误区2 饲料感观
误区3 感官—颜色
一般猪场老板在挑选产品时会根据色泽来评价这个产品是好是坏,因此营养师在做配方的时候把很多性价比很高的原材料剔除了。比如在豆粕高价的时候,用5%的双底菜籽粕每吨可以节省100元成本而不会影响猪的生长和采食量。甚至添加着色剂来让饲料看起来更漂亮,浪费了成本,而这些成本,最后都被转嫁给猪场了。
误区4 膨化
误区5 泡水
误区6 用小猪料喂中大猪
猪的不同阶段的营养需要是不同的,对饲料的消耗也有差别,如果小猪料加了过量药物,长期饲喂的副作用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