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志趣 » 供应信息 » 办公文教 » 其它

不是所有的电子签都能帮你签合同

  • 发布时间:2022-06-20 09:57:18,加入时间:2019年03月18日(距今2352天)
  • 地址:中国»广东»深圳:深圳市宝安区宝安大道星港同创汇天玑座408
  • 公司:深圳市中正鸿泰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杨赛,手机:17771646052 微信:s17771646052 QQ:1831880406

卷土重来的疫情没有如我们所愿,让2022年拥有一个好的开端。

疫情肆虐下,停摆成了大多数企业不得不面对的选择。为了尽可能减少“停摆”带来的损失,线上办公再次成为日常。

然而,并不是所有公司都做好了线上办公的准备,一些曾经简单的工作事项,变得困难重重,比如签约、签合同。毕竟没有人会随身携带实体公章,再加上不能保证时效的物流,让本就遭遇困境的企业行动更加缓慢,甚至出现因无法审批合同,项目停滞、合作延后等情况。

为了顺应新形势,很多企业开始将目光转向了电子签,试图运用这一新工具,将疫情带来的签单影响降至很低。

与此同时,深交所在近日发布的《关于支持实体经济若干措施的通知》中,提出8项基本措施,维护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其中第5条明确“允许采用电子签章办理业务”:因受疫情影响,在提交IPO、再融资、并购重组申报文件或信息披露文件时无法统一签名或盖章的市场主体,可以通过提供签字页电子扫描文档、电子签章等方式办理业务,提升业务办理效率。

更早之前,上海证券交易所已经发文,提出“因疫情影响无法及时提供实体签章的,可以暂以电子签章等代替,或者提交相关说明。”

对于企业端的需求与政策的变化,电子签约厂商有着直接感受,最近有很多原本需求不那么紧急的企业加快了转型电子签的步伐,因为交付使用的灵活度更高,电子签SaaS已经成为很多企业上线电子签项目的首选。

被选中的电子签SaaS

在疫情的催化下,电子签SaaS不仅如万敏所说,软件交付的灵活程度更高,更开启了真正的智能化时代。SaaS 引领了软件技术架构、商业模式的迁移,加快了产品体验的迭代速度,还带来了数据的互联互通,使得业务数据可分析。

SaaS,Software-as-a-Service的缩写,中文翻译为“软件即服务”。通俗来讲,如果把企业当作个人用户,那么SaaS就相当于我们手机上的各种APP,用户通过订阅和付费使用SaaS。公开资料显示,当前每个企业使用SaaS产品的数量从十几到三十不等,也正是如此,资本争相布局。

华兴资本集团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包凡曾谈到,企业全面数字化转型的大势所趋下,SaaS市场规模将保持较快增长,每家企业都要采购很多种软件工具,就像我们每天购买消费品一样。

的确,好的SaaS产品是经久不衰的企业级消费品。一旦形成用户习惯,SaaS 产品可以沉淀一系列流程和数据。当员工、合作伙伴、客户以及企业所有的资料、数据都在 SaaS 平台上,业务由人员驱动变成由 SaaS 和数据驱动,迁移成本极高。

SaaS也是一门持续复利的生意。对客户来讲,SaaS 将他们的一次性开支变成定期的服务性消费,大幅降低了使用软件的门槛;对 SaaS 公司来讲,它们的销售模式变得可持续性、可预测。因此 SaaS 公司往往拥有很好的现金流,优秀 SaaS 公司长期能做到 35% 的自由现金流比率。

换句话说,SaaS类业务的现金流持续性更强。只是服务新客户的首年全额计入了营销费用等获客成本,而销售收入仅计算当年收入,短期账面亏损高,净利率为负,远低于传统软件公司。但是通过客户持续订阅获得收入并且无需再付出获客费用,SaaS的长期收入更具有可持续性。

相比前几年,中国电子签SaaS的市场成熟度已经大幅提高,成为众多企业管理签约业务的核心数字化工具。

早期,企业对电子签SaaS的顾虑多表现在法律有效性、平台数据安全性等。鸿星尔克法律顾问陈巧丹在最近的采访分享中提到,早期刚接触电子签时,鸿星尔克法务中心曾经查询过案例,也调研过相关地区法院,了解到经济较为发达地区的法官较为认可电子签法律效力之后,2019年才引进了电子签SaaS。而现在,鸿星尔克采用电子签SaaS签署的合同已经超过总的合同签署量的一半。

电子签约SaaS显著改善了企业的管理效能。据ALB汤森路透对好丽友中国区法务及知识产权负责人、总法律顾问张剑君的采访:“2019年,我们引入了电子签,开始应用电子签约技术。无论是在经销商数据的动态管理,法务风控,还是合同管理协作,供应商网络管理等多个方面,我们的效率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在使用电子签SaaS之前,好丽友2000多家经销商遍布全国各地,外地合同签署完成至少耗费两到三周,经销商数字化管理进程缓慢。而且签署中的造假行为也不利于后期可能的诉讼工作。引入电子签之后,合同签署的真实有效性和经销商管理极大改观。

电子签SaaS不仅具备持续复利的收益能力,相比一般企业SaaS应用更具有网络效应:当一个部门或一家企业使用某一电子签平台时,会带动内部多个部门、上下游多家合作企业也使用该平台,进入同一网络。也就是说,电子签云平台依靠产品驱动即可以实现用户增长。

在客户认可和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电子签行业内不断传来融资成功的好消息,也让市场期待电子签SaaS更多的可能性,比如上市。

根据全球顶尖的云和 SaaS 投资机构BVP(Bessemer Ventures Partners) 发布的年度全球云报告,2021年全球上市云和SaaS公司的总市值1.6万亿,已上市的SaaS企业,平均业绩增速达到41.5%、平均毛利71.1%。未上市的“独角兽”也已经有上千家。

然而回顾中国电子签行业近二十年的发展过程,直到现在仍未诞生一家规模化的SaaS巨头,难道中国电子签SaaS化是一个伪命题?这个问题需要回到电子签行业讨论。

SaaS不易,传统软件转型更难

SaaS不易,这是中国SaaS从业者的共同境遇。与C端APP不同,企业选用新兴的SaaS产品是谨慎的,需要反复评估和筛选的,毕竟企业惯性大,不容易轻易改变。

不止一位从业者,在中国市场做SaaS起步很难。一位创始人透露,在中国做SaaS需要做好长期坐冷板凳的准备,首先前期的技术投入和壁垒构建是非常寂寞和艰难的,其次要做到同时灵活地服务多家大型客户,也需要经受考验。

作为云计算时代的产物,SaaS相比传统企业软件是一个全新的生意。首先SaaS是长在云上的,这也就与传统本地化软件区隔开来。其次,SaaS交付的是服务而不是卖软件的一锤子买卖,所以真正的SaaS企业在交付和服务上需要铺人力。再次SaaS是具有订阅的特性,一家SaaS厂商的续费率和增长性关键的判定指标。最后,由于SaaS产品的标准化特性,在规模效应下,SaaS厂商的理想状态是高毛利的模式。

行业专家戴珂认为:“本质上,软件业务与SaaS业务,是两种不同的生意逻辑:一个是以产品为中心,一个是以服务为中心。”

但是也存在这类情形:为了拿到更多的融资、更高的估值,一些传统电子签厂商举着SaaS大旗,实际上还是在做传统软件(OP)生意。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