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量检验认证可以协助贵公司提供专业、快捷、优惠的金属检测服务
第一类回火脆性钢铁零件淬火后的夏比冲击功随着回火温度的变化曲线在第一类回火脆性区出现了低谷,钢的力学性能指标对第一类回火脆性有不同的敏感程度,同时与加载方式有关。应当注意如零件存在应力集中、承受的冲击或扭转载荷较大,而要求较大的塑性和韧度与强度的配合时,则第一类回火脆性的出现将增大零件脆性开裂的危险性,因此是一种热处理缺陷。该类补救措施为按热处理工艺规范重新淬火,一般认为是由于马氏体分解出碳化物,从而降低了晶界的断裂强度,避开回火脆性区。适当提高材料中硅的含量可降低低温回火脆性,这一点在材料的选择上要认真考虑。第二类回火脆性第二类回火脆性主要产生于含铬、镍、锰、硅等合金元素的合金结构钢中,由于晶界上富集了锑、磷、锡、砷等杂质元素,故加强了晶界的脆性造成回火脆性。图4-4所示为结构钢的脆性示意图。在普通镍钢和铬钢中,回火脆性十分明显。钢在回火过程中,可能发生两种类型的脆性:一种脆性通常在200~400回火温度范围区间内,时间越长则愈明显,而与回火后的冷却速度无关,通常在碳钢和合金钢中出现,该类回火脆性即使回火后快冷或重新加热回火均无法避免,称为第一类回火脆性,也称不可逆回火脆性、低温回火脆性或马氏体回火脆性等。另一种脆性发生在某些合金结构钢中,为直接在450~550温度区间加热回火或高于600回火而在450~550区间内缓慢冷却,与保温时间无关,而与冷却速度有关,对于这类脆性的消除方法是重新加热到600以上,迅速冷却可予以消除,能防止回火脆性的发生,这种脆性为第二类回火脆性,又称为可逆回火脆性、高温回火脆性或回火脆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