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近视眼大数据多中心研究项目显示,近年来儿童青少年近视高发的年龄段已从8-12岁提前至6-10岁。孩子刚出生的时候,眼轴只有16毫米左右,往往存在300度左右的远视。这个“远视储备”非常重要,决定着孩子未来近视的概率。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球增大,眼轴拉长,远视减少,逐渐正视化为正视眼。但近年来,青少年儿童配近视镜的年龄不断前移,呈现“三化”趋势,即低龄化、高速发展化、高度数字化。不少孩子近视提前出现在6至10岁,低龄化倾向越来越明显。还有不少幼儿园的孩子视力检查虽然裸眼视力正常,但远视储备已被消耗得差不多了。
为什么要提前预防近视?
1、儿童青少年近视之后,每年的度数都会随之增长,研究表明,在青春期近视度数增长的速度为每年100度左右,到18岁以后才会慢慢稳定。
2、如果年龄越小就已经近视了,那么到18岁还有好几年的增长空间。如果我们不做好近视预防,那么孩子的近视度数会很快增长到高度近视(600度以上)。
3、一旦近视度数达到600度以上,还会引起眼底很多的并发症,后期不能参加剧烈运动。
4、18岁前把近视控制在600度以内,可以降低74%的白内障风险,67%的青光眼风险,99%的黄斑病变风险,98%的视网膜脱离风险。这就是近视预防的意义!
近视严重危害儿童青少年健康,那么该如何预防近视呢?生活与学习中的以下这些细节需要重视:
1、非学习使用电子产品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超过1小时;通过网络学习30—40分钟后,应该休息或者远眺10分钟,使眼睛得到充分休息。
2、家中的书桌椅应该调整好高度,读书写字的时候保持“三个一”:手离笔尖一寸、眼离书本一尺、胸距书桌一拳。
3、尽可能选择大屏幕电子产品,优先次序为投影仪、电视、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手机。
4、使用电子产品时,调节亮度至眼睛感觉舒适,不要过亮或过暗。
5、电子产品(如电脑)摆放时,应保证其屏幕上端与眼水平视线平齐。
6、家庭照明不宜使用裸灯,即不能直接使用灯管或灯泡,而应使用有灯罩保护的灯管或灯泡,保护眼睛不受眩光影响。避免书桌上放置玻璃板或其他容易产生眩光的物品。
近视防控任重而道远,需要全社会的参与,需要综合管制。近视防控已成为国家战略,需要政府、医院、学校、家庭、学生等全社会通力合作,切实让学生减负,要大力地推行视力筛查,要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并要科学、规范地推进近视防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