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交流耐压试验装置原理解析

  • 发布时间:2023-02-11 16:00:53,加入时间:2023年01月09日(距今513天)
  • 地址:中国»武汉»新洲:武汉市新洲区阳逻港华中国际产业园C-F19
  • 公司:武汉正信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钱,手机:13554045301 微信:mg2538637407

为什么串联谐振交流耐压试验在发电机等设备的绝缘试验中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今天正信电气来给大家解释一下如何谐振及其原理。

01

什么是谐振

基本解释

又称“共振”。振荡系统在周期性外力作用下,当外力作用频率与系统固有振荡频率相同或很接近时,振幅急剧增大的现象。

详细解释

无线电接收机中调谐回路的振荡频率与无线电发射台的振荡频率相同时,接收机就可以收到发射台的无线电波,这种现象叫做谐振。有时也称共振。

谐振电路是具有电阻R、电感L、电容C的交流电路;电路的电压与电流电路中的相位一般是不同的。

通过调整电路元件(L或C)或电源频率的参数,它们可以具有相同的相位,整个电路呈现纯电阻。这种状态时,称为共振。

研究共振现象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了解这一客观现象,充分利用科学技术中共振的特点,同时预防产生的危害。根据电路连接的不同,可分为串联谐振和并联谐振。如下图。

串联谐振条件

并联谐振条件

串联谐振情况下,电感电压和电容电压是等价的,即电感电容吸收不同数目的等效无功率,使电路吸收的无功率为0。

电场能量和磁场能量不断变化,但这部分能量在电场和磁场之间振荡,整个电路的电磁场能量之和保持不变;励磁电源电路的能量转化为电阻加热。

为了维持振荡,励磁电源电路必须不断地提供能量来补偿电阻的热消耗。与电路中的电磁场总能量相比,每个振荡电路消耗的能量越少,电路的质量越好。

02

串联谐振的原理

首先,谐振是在一定条件下由R、L和C元件组成的电路的特殊现象。当C系列电路发生谐振时,要分析电路的特性。

如图1:C系列电路的复阻抗如下、在正弦电压作用下,电路的复阻抗如下。

公式中,电抗X=XL, XC是角频率W的函数,X随W的变化如图2所示。当ω从零开始向∞变化时,X从﹣∞向﹢∞变化,在ω<ω0时、X<0,电路为容性;在ω>ω0时,X>0,电路为感性;在ω=ω0时

电流同相,我们称之为此时电路谐振的工作状态。由于这种共振发生在RLC串联电路中,我们也可以称之为串联谐振、串联谐振电路等。

式1是串联电路的谐振条件,从中可以得到谐振角频率ω。如下式:

谐振频率为:

由此可见,串联电路的谐振频率是由其自身的参数L和C决定的,这与外界条件无关。当电源固定时,可以调节L和C,使电路的固有频率与电源频率产生共振。

03

变频串联谐振的计算方法

变频串联谐振主要是指所研究的串联电路的电压和电流达到同一相位,即电路中电感的电感电抗和电容电抗的值和时间相等,使所研究的电路呈现出纯的电阻特性。

在给定的端电压下,所研究的电路中会出现zui da 电流。电路中消耗的是zui da 的有功功率。

变频串联谐振计算方法:

z=r+jx,x=0,z=r,i=u/z=u/r

(1)谐振定义:在电路中,当两个元件的能量由电路中的一个电抗模块释放,而另一个电抗模块必须吸收相同的能量时,两个元件的能量相等,即两个电抗元件之间会有能量脉动。

(2)为了产生共振,电路必须有电感L和电容C。

(3)相应的共振频率是以fr表示的共振频率或共振频率。

串联谐振电路之条件如下:当q=qi2,xl=i2,xc或xl=xc时,得到了r-l-c串联电路的谐振条件。

(4)无论串联或并联谐振,L和C之间的完全能量交换是在谐振发生时实现的。也就是说,释放的磁能完全转化为电场能并储存在电容中,而电容又在另一时刻放电,然后再转化为电感储存的磁能。

(5)在串联谐振电路中,由于串联L、C流过相同的电流,所以能量交换是通过电压极性的变化进行的;在并联电路中,L、C的两端是相同的电压,因此能量转换是两个元件的相反的电流相位。

(6)电感和电容仍然是共振中的两个分量,否则能量就不能交换;但从等效阻抗的角度看,它们变成了一个分量:零电阻或无限电阻。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