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路基沉降监测技术分享

  • 发布时间:2024-05-27 12:04:05,加入时间:2024年05月09日(距今39天)
  • 地址:中国»河北»沧州:运河区小王庄镇梅林在小镇
  • 公司:沧州日升昌钢管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尹悦,手机:15716859970 微信:yin15716859970
  • 报价:25/套

路基沉降监测技术是保证道路安全和延长使用寿命的关键技术之一。随着交通压力的不断增大和道路使用率的提高,路基沉降问题日益凸显,对人们的出行安全构成威胁。因此,对路基沉降进行及时、准确的监测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对路基沉降监测技术的详细分享:

一、路基沉降监测的基本原理

路基沉降监测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传感器或测量设备,对路面表面高程的变化进行周期性测量,并与基准高程进行比较,以确定沉降量和沉降速率。通过多次测量和分析,可以有效地检测和分析沉降变化的趋势和规律,以便对沉降变化进行预测和控制。

二、路基沉降监测的常见方法

    水准仪法:这是一种传统的测量方法,利用水准仪和三角测量原理测量路基表面的高程变化。该方法具有精度高、误差小的优点,适用于对准确性要求比较高的场合。但由于其需要多人协作,测量时间较长,且受到气温、大气压力等因素的影响,不太适应现代化路基监测的需要。 其他现代监测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现代监测技术被应用于路基沉降监测中,如北斗卫星导航技术、无人机航测技术等。这些技术具有测量速度快、自动化程度高、受环境影响小等优点,能够实现对路基沉降的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

三、路基沉降监测的施工规定

    观测基桩的设置:观测基桩必须置于不受施工影响的稳定地基内,并定期进行复核校正。观测装置的埋设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埋设稳定。施工中应保护好观测基桩及观测装置。 沉降观测的频率:边桩及沉降在施工期间每天应进行一次观测,在沉降量突变的情况下,每天应观测2~3次。当两次填筑间隔时间较长时,每3d至少观测一次。路堤经过分层填筑达到预压高程后,在预压期的前2~3个月内,每5d观测一次;三个月后7~15d观测一次;半年后一个月观测一次,一直观测到预压期末。预压期后每三个月观测一次直至移交,当沉降速率变化大时,增加观测频率。 沉降数据的分析与应用:在填土过程中,应根据观测结果整理绘制填土高~时间~沉降量关系曲线图,分析土体的侧向位移值及其发展趋势,判断地基的稳定性。当路堤中心线地面沉降速率每昼夜大于10mm,或坡脚水平位移速率每昼夜大于5mm时,应立即停止填筑,待观测值恢复到限值以内再进行填筑。路基填筑至设计高程后,应按设计在路肩设观测桩,与边桩和沉降同步进行观测,通过测量路肩观测桩的高程变化,确定路基面的沉降量。沉降观测资料应及时整理、汇总分析,并提供给相关单位作为工后沉降评估的依据。

四、结论

路基沉降监测技术是保证道路安全和延长使用寿命的重要手段。通过选择合适的监测方法和设备,制定科学的监测方案,可以有效地检测和分析路基沉降的变化趋势和规律,为道路的修复和维护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加强施工技术的更新和监测技术的研发,将有助于提高路基沉降监测的准确性和效率,为道路建设和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和田路基沉降监测技术分享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