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很多人会带孩子外出晒太阳、踏青游玩。孩子回来后会出现流鼻涕、眼泪、打喷嚏、鼻塞鼻痒等症状,家长通常会以为是受凉感冒了,就给孩子吃上感冒药,但是效果不明显,还有可能出现一些药物副作用。
吃上了感冒药为何症状却未见缓解,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这就是典型的过敏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又叫“变态反应性鼻炎”,儿童期较为常见。发作时鼻涕连连,咳嗽不断,症状和感冒确实很相似,所以很多家长就以为孩子在转季着凉了,常会出现前面那种“误把过敏当感冒”或“不把过敏当病治”的判断误区。
过敏性鼻炎和感冒究竟如何区分??
感冒有固定的传染性、鼻塞、打喷嚏、清水鼻涕等症状,与过敏性鼻炎非常相似,但前者通常有发烧、喉咙痛、咳嗽等症状,一般在一周左右好转。
过敏性鼻炎的症状可以是重复性的(重点),持续数周、数月甚至数年,如大量的清水样鼻涕、持续的打喷嚏、鼻子发痒阻塞,同时还可伴有咽痒、咳嗽、疲劳感、易激惹,严重的还伴有嗅觉丧失,部分可有腭部及耳道瘙痒、眼瘙痒、流泪或灼热感。当空气污染严重时更为明显,且与接触过敏原有显著关系。
过敏性鼻炎和慢性食物过敏(食物不耐受)
对付过敏性鼻炎儿童来说,身边藏着很多过敏源,找出这些“罪魁祸首”,可以避开过敏的祸害。近年来,许多调查研究显示,变应性鼻炎患者慢性食物过敏发生率较高,慢性食物过敏与变应性鼻炎具有密切相关性。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测对变应性鼻炎、哮喘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调查研究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陈润钿等对本院3000例过敏性鼻炎患儿进行慢性食物过敏(食物不耐受)IgG检测观察。选择本院3000例过敏性鼻炎患儿作为观察对象。所有入组患儿均符合过敏性鼻炎的诊断标准,且均排除鼻窦炎、肺结核等疾患。
检测2281例食物不耐受患儿,其中单项食物阳性率为32.97%(7522281),其余67.03%(15292281)的患儿至少出现2种食物慢性过敏。
对鸡蛋过敏患儿有750例,占32.88%,阳性率;其次为鳗鱼不耐受者257例,阳性率为11.27%;牛肉是阳性率的食物,有3例,占0.13%。
本研究小组对患儿进行为期半年的随访,结果显示:患儿按医嘱忌食不耐受食物,3个月后病情好转,半年痊愈或基本痊愈;不严格按医嘱忌食者,症状缓解不明显或不缓解。
由此可见,慢性食物过敏与过敏性鼻炎的发生密切相关,慢性食物过敏应该引起临床医师及家长的足够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