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甸氮气成分检测
天然气、沼气和未来的氢气与电力一起构成了多种能源的综合体,可以用更低的成本提供电力、热量、冷量和机动车能源。笔者认为,“电气化”和“天然气脱碳”可能都是未来通往零碳的能源解决方案,哪种路径更有前景,关键将取决于技术、商业模式的成熟度和经济性。当前,欧洲部分在上述领域已经开展一些前沿实践,从目前看天然气脱碳可能存在以下几个路径:一是在电力领域探索“燃气发电+CCS(碳捕集利用技术)”,解决燃气发电的碳排放问题;二是供热领域探索合成天然气或者氢能,例如英国电网提出未来考虑“15%的氢气+甲烷”的混合供应模式(其中氢气和甲烷均可通过“PowertoX”,即利用风力发电的剩余电力电解水生成氢气或合成甲烷);三是大力发展沼气、生物质天然气等可再生天然气。
美国能源学者罗伯特·海夫纳在《能源大转型》一书中曾提出将朝着气体能源转型,并预言气体能源时代将持续上千年。预计随着脱碳天然气、生物天然气以及和氢气与可再生电力转换技术的日渐成熟,人类或许真的有可能迎来气体能源时代。7月25日,能源局召开发布会介绍我国能源形势。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司长李福龙,上半年,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进展,能源供给保障能力不断提升,能源民生保障持续改善。原油产量扭转下滑态势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油气增储上产取得积极进展。全国原油产量9539万吨,同比增长0.8%,扭转了近3年的下滑态势;天然气产量864.1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0.3%。电力方面,上半年,全国累计新增电力装机4074万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