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教育部数据中心统计,2025 年全国 MBA 报考人数较去年减少 2.8 万人,回落至 25.6 万,结束了政策红利时代。近 5 年非全日制 MBA 报名人数波动明显,在经历政策改革后其变动与政策调整、经济环境、教育成本等因素密切相关。
一、近 5 年非全日制 MBA 报名人数趋势
2020 年:政策刺激下的爆发式增长
2020 年非全日制 MBA 报名人数达到约 4.3 万人,较 2016 年的 2.4 万人增长 79%。这一激增主要源于政策调整:教育部取消单证在职研究生,要求非全日制与全日制研究生统一考试并享有同等法律地位。政策红利释放后,大量在职人员转向非全日制 MBA,形成报考高峰。
2021-2022 年:高位震荡与区域分化
2021 年全国 MBA 报考总人数约 23 万,非全日制占比约 60%-70%,推测非全日制 MBA 报名人数在 13.8 万 - 16.1 万之间。2022 年部分高校报考热度持续,如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非全日制 MBA 报考 662 人,浙江工商大学达 695 人。这一阶段呈现 “头部院校竞争加剧、普通院校招生不饱和” 的分化格局,例如中国政法大学 2021 年非全日制 MBA 报名人数在 8 天内从 268 人激增至 795 人,反映出优质教育资源的虹吸效应。
2023 年:学费上涨与经济下行双重冲击
2023 年非全日制 MBA 报名人数出现明显下滑。以某高校为例,非全日制 MBA 报考人数从 2022 年的 540 人降至 2023 年的 282 人,降幅达 47.8%。这一变化与全国范围内的学费普涨直接相关:深圳大学非全日制 MBA 学费从 19.8 万涨至 29.8 万,西南财经大学从 9.8 万涨至 15.8 万8,叠加经济增速放缓,导致部分考生因经济压力放弃报考。
2024 年:结构性调整与竞争分流
2024 年非全日制 MBA 报名人数进一步下降,全国 MBA 报考总人数预计减少 20%-30%。除学费因素外,其他专业硕士(如 MPA、MEM)的扩招和考公热(2025 年国考报名超 325 万)分流了部分生源。同时,非全日制 MBA 的录取率显著提升,例如华南理工大学非全日制 MBA 录取率达 93.65%,反映出报考热度下降与招生规模扩大的双重影响。
二、未来趋势
短期(1-2 年):结构性调整持续
非全日制 MBA 报名人数可能继续小幅下降,头部院校凭借品牌溢价维持热度,普通院校需通过特色方向(如科技金融、智能制造)和学费优惠吸引生源。
长期(3-5 年):政策红利与市场出清并存
2025 年放宽报考条件的政策效果逐步显现,若经济复苏,非全日制 MBA 可能迎来新一轮增长。同时,高校将进一步优化培养模式,例如增加实践课程比重、与企业共建实践基地,以提升项目吸引力。
#无锡 MBA培训## 无锡 MBA院校# #无锡华东政法MPA培训#
#无锡在职研究生培训##无锡江南大学MEM院校# #无锡江南大学 MBA 培训#
#MPACC 集训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