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游客入园体验、优化票务管理效率,成都动物园启动了“一景通”智慧票务系统升级工程。本次改造以“手持机+三辊闸”为核心设备,通过信息化技术与硬件设施的深度融合,实现了从传统人工检票到智能化通行的跨越式转变。以下是项目实施的全过程记录。
成都动物园作为西南地区重要科普教育基地,年均接待游客超300万人次。原有检票方式依赖人工核验纸质门票,存在高峰期拥堵、数据统计滞后、防伪能力弱等问题。此次升级旨在构建“线上购票-自助检票-智能管控”的全链条票务体系,重点解决以下需求:
1. 提升通行效率:缓解高峰时段排队压力,实现快速验票;
2. 强化数据管理:精准统计游客流量、票种分类及消费数据;
3. 优化服务体验:支持电子票、人脸识别等多元化入园方式;
4. 保障运营安全:通过设备联动杜绝尾随、逃票等行为。
系统核心设备与功能
1. 手持机:移动检票的“神经中枢”
- 功能定位:作为检票端的补充设备,手持机主要用于临时通道、流动巡检及应急场景,支持离线工作模式。
- 技术亮点:
- 多码兼容:可扫描二维码(电子票)、NFC卡片(年卡/会员卡),并读取身份证信息;
- 实时同步:通过4G/WiFi将验票数据即时上传至云端票务平台;
- 防伪校验:内置加密算法,自动识别票务真伪及有效期;
- 续航能力:配备大容量电池,连续工作8小时以上,适配户外长时间使用。
2. 三辊闸:固定通道的“智能守门人”
- 功能定位:作为主通道检票设备,承担常态化入园通行管理,与手持机形成“固定+移动”双保险。
- 技术亮点:
- 高速通行:单次验票耗时<1秒,支持30人次/分钟高效通行;
- 多模式验证:集成二维码扫描、刷卡、人脸比对功能,适配不同票种;
- 防尾随设计:红外感应+机械阻尼,确保一人一闸、单向通行;
- 环境适应性:IP54级防水防尘,抗暴晒、耐腐蚀,适应户外复杂气候。
3. 前期规划与设备调试
- 需求调研:联合票务系统供应商,对园区入口布局、客流量分布及特殊需求(如残障通道)进行实地勘察;
- 网络部署:搭建园区专用WiFi网络,确保三辊闸与云端平台实时通信,手持机通过4G卡实现移动联网;
- 设备校准:
- 三辊闸:调整闸杆长度与间距,适配儿童、轮椅游客通行;
- 手持机:预装票务APP,绑定园区账号,同步票种规则库。
4. 现场安装与系统集成
- 三辊闸安装:
- 选择主入口、年卡通道等关键位置,采用地埋式固定确保设备稳定性;
- 对接票务系统后台,实现验票数据自动归集至管理终端;
- 联动监控摄像头,异常通行行为自动触发报警。
- **手持机部署**:
- 分配至巡逻安保人员,用于流动巡检(如夜间闭园查票、活动临时通道);
- 与三辊闸数据互通,避免重复验票或漏检。
5. 测试与培训
- 压力测试:模拟高峰时段500人次/小时的通行压力,验证设备响应速度与稳定性;
- 故障演练:模拟断电、网络中断等极端场景,测试手持机离线检票与三辊闸应急放行功能;
- 人员培训:对检票员、技术人员开展设备操作、数据核查及简单故障排除专项培训。
此次“手持机+三辊闸”票务系统的落地,标志着成都动物园智慧化建设迈入新阶段。通过技术赋能,既提升了运营管理效能,也为游客提供了更便捷、安全的游园体验,为城市动物园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