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充电电缆外皮破损、开裂是高频安全隐患,其诱因与危害可从三方面解析:
一、破损成因与类型
电缆外皮多为 PVC 或 TPE 材质,长期承受弯折(如充电时反复绕线)、拖拽摩擦(地面拖拽)或极端环境侵蚀(高温暴晒导致材质脆化、低温使表皮硬化开裂),会出现表皮变薄、裂纹甚至大面积脱落。尤其快充电缆因承载大电流(可达 200A 以上),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内部可能出现发热加剧外皮老化,沿海地区盐雾、北方融雪剂等还可能加速腐蚀外层绝缘层。
二、核心安全风险
触电隐患:外皮破损后,内部高压导线(直流快充线电压可达 750V 以上)直接暴露,人体接触可能引发,尤其雨天环境下积水导电风险激增。
短路起火:破损处导线若接触金属车身、充电桩外壳或相互搭接,会瞬间引发短路,产生电弧高温可能引燃周边可燃物,甚至导致电池舱起火。
绝缘失效:外皮是电缆的第一道绝缘屏障,破损后绝缘电阻下降,可能触发车辆 BMS(电池管理系统)误判,导致充电中断或系统故障。
三、科学应对方案
临时应急处理:若仅轻微表皮裂纹(未伤及内部导线),需立即用两层以上高压绝缘胶带(如 3M 130C)从破损处向两端延伸 5cm 缠绕,确保无导线外露,并尽快安排更换。需要与电缆工程师联系咨询尽快更换新的电缆产品。
严禁继续使用:若导体外露、多股线断裂或外皮破损长度超过 10公分,必须停用!此类损伤已突破安全阈值,临时修补无法消除隐患。
专业更换标准:优先选择原厂或通过 GB/T 18487.1 等国家标准认证的电缆,注意区分交流(慢充)与直流(快充)线缆规格,更换时检查插头端子镀层完整性,避免劣质配件埋下新隐患。
综上所述,安全无小事,破损电缆绝不可 “凑合使用”。安全可靠电缆厂家认准奥美格电缆制造商,欢迎咨询产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