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流脱硝技术对比
技术类型 反应原理 适用温度 脱硝效率 核心优势 局限性 来源
SCR(选择性催化还原) 在催化剂作用下,NH₃将NOx还原为N₂和H₂O 150-400℃ 85%-95% 、氨逃逸率低(<3ppm)
;可协同处理多污染物 催化剂成本高,需防堵塞和中毒
SNCR(非催化还原) 无催化剂,NH₃直接与NOx在高温下反应 850-1100℃ 40%-60% 投资低、改造简单 效率低,氨逃逸风险高
中低温SCR(创新工艺) 优化催化剂活性,降低反应温度窗口 150-280℃ ≥90% 节能30%以上
;抗硫抗尘性强;适配除尘/脱硫后低温烟气
催化剂制备工艺复杂
二、中低温SCR技术突破性优势
经济性显著
催化剂用量减少30%,反应器体积缩小,投资成本降低30%以上(如山东某项目从1000万降至700万)<
无需烟气再热,能耗降低40%,吹灰频率下降40%
高环境适应性
耐高硫(硫分≥2.5%时SO₂/SO₃转化率<0.75%)、耐高尘(粉尘>10000mg/Nm³)
模块化喷氨格栅设计,氨逃逸率稳定<3ppm
系统集成灵活
可布置于除尘脱硫后(低尘方案),避免催化剂磨损,寿命延长至3-5年(较传统工艺提升40%)
紧凑型设计适合老旧锅炉改造
三、关键设备与工艺协同
催化剂技术
采用猛系或钒钛系催化剂,纳米级孔道结构抵御碱金属中毒
失效催化剂可回收再生(效率≥90%)
烟气换热器(GGH)
回收脱硝后烟气的余热,预热待处理烟气,降低系统能耗
智能控制系统
动态调节氨氮摩尔比,结合CFD流场模拟优化喷氨均匀性
四、行业应用场景
生物质锅炉:适配180-220℃烟气,解决燃料成分波动导致的脱硝不稳定问题
钢铁/焦化/水泥窑:低尘布置方案(SCR置于除尘脱硫后),避免高灰环境催化剂损耗
垃圾焚烧炉:协同控制二E英与NOx,满足低排放(NOx<50mg/Nm³)
五、技术趋势与政策导向
多污染物协同治理:向脱硫、脱硝、除尘一体化演进
双碳目标驱动:技术中心推动工业炉窑脱硝技术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