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德国慕尼黑智慧能源展览会
The Smarter E Europe
展会时间: 2026年6月23-25日
展会地点: 德国·慕尼黑新国际展览中心
主题展会: InterSolar Europe、ees Europe
Power2Drive Europe 、EM-Power Europe
展览周期: 每年一届
组展单位: 新锐会展(北京)有限公司
一、展会介绍
德国慕尼黑智慧能源展览会(The Smarter E Europe) 是全球迄今为止规模、影响最深的太阳能和储能行业专业展览交易会,聚集了国际上所有业内知名企业。超90%的展商认为本展会的观众质量远高于其他同类展会,是全球参展效果、观众最专业、产业链最齐全的太阳能展,是展商和观众的首选展会。全球排名靠前的展商几乎全部列席参展。Intersolar Europe已成为国际太阳能领域的制造商、供应商、分销商、专案开发商、投资商及安装企业的聚会平台。EES Europe 是欧洲最知名的储能展览会。
2025年上一届展会,展出面积将近206000㎡,共设置了19个展厅和一个室外展区,汇聚全球57个国家2737家创新企业,更有来自170个国家和地区的超107000名观众共襄盛举,其中中国企业约有850家参加,数量仅次于东道主德国。来自40个国家的884名国际记者,为活动的媒体报道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世界各地的日报、网络媒体、广播和电视媒体共进行了44,000多次报道,确保了活动的国际覆盖面。
它不仅是欧洲规模的能源行业展览联盟,更是全球范围内聚焦创新实践与成果落地的重要交流平台。欧洲国际太阳能展Intersolar Europe –世界领先的太阳能行业展览会;ees Europe – 欧洲、最国际化的电池和储能系统展览会、Power2Drive Europe - 国际充电基础设施和电动汽车展览会,以及EM-Power Europe – 国际能源管理和综合能源解决方案展览会,这四大展会,连同七个展览论坛、四场国际会议,以及一系列丰富多样的社交活动,将慕尼黑展览中心这座人流如织的场地,打造成推动能源行业发展的前沿市场阵地。
二、展品范围
太阳能:电池片、太阳能组件,晶体生长设备,太阳能照明,扩散炉,层压机,硅原料,硅锭和硅片制造,逆变器,线缆,充电控制器,电池和模块连接器;太阳能街道广告牌照明系统,太阳能干燥和海水淡化系统,太阳能热水/冷却系统和太阳能泵; 测试,监控系统,项目顾问,建筑一体化供应商,光伏(BIPV) 和太阳能热利用工程,原料供应商;玻璃,基材,涂料,树脂,封装材料,薄膜等;系统工程维护承包商,排放监测系统,电气测试和测量系统等;
储能:电池制造商;控制器厂商;锂电池及电极制造商,铅酸电池制造商,储能系统,凝胶电池制造商;用于控制储能系统的网络解决方案,电池管理系统(BMS)制造商,钒氧化还原电池制造商,电气测试和测量系统;微电网系统集成商,储能系统集成商,智能变频器制造商,工业电池制造商,容器电池存储系统制造商,便携式电池电源组等
电动交通工具:电动自行车,电动车和电动卡车制造商,电动车制造商,EV充电系统制造商,快速充电器制造商,电动汽车装配机,EV控制器制造商,电动机制造商,电池充电和交换系统制造商等。
三、市场资讯
1.德国政府通过“复活节法案”大幅简化分布式光伏与储能系统审批流程,叠加低息贷款政策,2026年户用储能系统安装成本预计再降15%,家庭用户可实现60%-80%电力自给率,进一步刺激市场需求。
2.2024年德国光伏新增装机超15GW,累计装机近100GW,80% 以上新建光伏系统配套储能,2026年储能市场规模预计以年均20%以上速度增长,总装机容量将突破25GWh。
3.大型储能系统成为增长主力,预计2026年装机容量从1.8GWh增至7GWh,电力市场峰谷价差驱动其通过“低价储电、高价放电”实现盈利,无需额外补贴即可快速扩张。
4.2026年德国输电系统运营商将开放惯性服务市场,电池储能系统可通过提供频率稳定服务获得长期合同收入,配备构网能力逆变器的项目将优先参与,开辟辅助服务新盈利渠道。
5.欧盟2026年强制实施电池护照制度,要求储能电池碳足迹≤20kg CO₂/kWh、回收率≥70%,非合规产品禁入市场,推动本土储能产业链升级,大众等企业计划投资240亿欧元建设6座电池工厂。
6.工商业储能在VPP(虚拟电厂)模式推动下快速发展,2026年新增装机预计达570MWh,企业通过聚合储能参与电力现货市场,结合碳税机制降低峰值用电成本,提升环境合规度。
7.创新拍卖机制促进风光储共址项目落地,2026年长时储能拍卖将启动,2028年容量市场拍卖预计吸引超10GW储能装机,推动电网侧储能与可再生能源协同发展。
8.市场结构向多元化转型,户储占比从2024年的84%逐步降至2026年的75%,大型储能和工商业储能占比提升至25%,电网侧储能与社区微电网成为新增长极,推动能源即服务商业模式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