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新技术企业(高企)认定、重新认定或日常管理中,需核对的财务数据需紧密围绕高企认定条件及核心指标展开,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收入类数据
1.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
需明确区分并核算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活动开发的产品(服务)收入,占比需达企业当年总收入的60%以上。需提供收入明细清单、销售合同、发票、出库单等凭证,证明收入与核心技术或知识产权的关联性。
2.总收入
包括营业收入、投资收益、补贴收入等,与审计财务数值或税务系统数值一致,避免虚增或漏报。
3.政府补助收入
若涉及与研发活动相关的政府补助,需单独核算并说明用途,避免与研发费用混淆。
二、研发费用类数据
研发费用是高企认定的核心指标,需满足以下要求:
1.研发费用总额占比
最近一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的企业,研发费用占比需≥5%;
5000万元<收入≤2亿元的企业,占比需≥4%;
收入>2亿元的企业,占比需≥3%。
2.研发费用归集范围
人员人工费用:研发人员工资、社保、奖金等,需提供人员名单、工资表、劳动合同等。
直接投入费用:原材料、设备租赁费、测试费等,需与研发项目直接相关。
折旧费用与长期待摊费用:研发专用设备的折旧或摊销,需区分生产与研发用途。
无形资产摊销:专利、软件等研发相关无形资产的摊销费用。
设计费用:新产品设计、工艺开发等费用。
装备调试与试验费用:中试、试生产阶段的费用。
委托外部研发费用:按实际发生额的80%计入研发费用,需提供委托合同、付款凭证等。
其他费用:如差旅费、会议费等,占比不超过研发费用总额的20%。
3.研发费用辅助账
需建立专项辅助账,按项目、费用类型详细记录,确保可追溯、可核查。
三、资产类数据
1.无形资产
核心自主知识产权(专利、软件著作权等)的取得成本、摊销情况,需与研发活动相关。
需提供知识产权证书、评估报告、摊销明细表等。
2.固定资产
研发专用设备的原值、折旧、净值,需与研发费用中的折旧费用对应。
需提供设备清单、采购合同、折旧计算表等。
四、税务相关数据
1.增值税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基数需与辅助账一致,避免税务风险。
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是否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等优惠政策。
2.企业所得税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通常为100%或175%,依政策而定)需准确计算。
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15%税率)的适用条件是否持续满足。
五、其他关键数据
1.科技人员占比
研发人员数量需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10%以上,需提供人员名单、学历证明、研发岗位说明等。
2.成长性指标
净资产增长率、销售收入增长率等,与审计财务数值一致,反映企业持续创新能力。
3.研发项目立项与结题
需提供研发项目计划书、立项决议、结题报告等,证明研发活动的真实性和持续性。
六、数据核对要点
一致性:财务数据需与审计财务数值、税务申报数值、研发辅助账等凭证一致。
合理性:研发费用占比、科技人员占比等指标需符合行业常规和政策要求。
可追溯性:关键数据需有完整凭证链支持,避免模糊或缺失。
时效性:关注数据所属年度是否符合认定或重新认定要求(通常为近三年)。
七、建议
企业应建立专门的研发财务管理制度,定期自查数据准确性。
委托专业机构进行模拟审计,提前发现并纠正潜在问题。
关注政策更新(如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高企认定标准等),及时调整财务策略。
苏州思睿晶华知识产权前身为苏州思睿晶信息科技,是一家专注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设备补贴、人才补贴的专业化项目申报服务代理机构。
思睿晶华企业拥有专业的服务团队,完善的服务流程。除苏州总部外,在徐州、常州、宁波等地设有分支机构。十多年来为数千家企业提供了高质量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