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科技大学(HKUST)商学院作为亚洲顶尖商学院之一,其硕士项目(如MSc in Finance、MSc in Business Analytics、MBA等)竞争激烈。除了优异的学术成绩和语言能力,高质量的实习经历往往是申请者脱颖而出的关键因素。那么,什么样的实习经历在申请中说服力?如何规划实习以提升竞争力?
一、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看重哪些实习经历?
1.行业相关性:匹配目标专业
商学院不同专业对实习背景的偏好有所不同:
金融/会计硕士(MFin,MSc in Accounting):投行、券商、基金、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企业财务部等经历更具竞争力。
商业分析/信息系统硕士(MSc in BA,ISM):数据分析、咨询公司、科技企业(如互联网大厂、金融科技公司)的实习更受青睐。
市场营销/管理学硕士(MSc in Marketing,Management):快消(宝洁、联合利华)、市场研究、品牌策划相关实习更有利。
建议:如果目标是金融硕士,优先选择券商研究所、投行IBD部门;如果申请商业分析,则争取数据分析或商业智能(BI)岗位。
2.企业知名度:名企实习加分显著
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非常看重申请者的实习平台,头部金融机构(高盛、摩根士丹利、中金)、咨询公司(麦肯锡、BCG、贝恩)、四大会计师事务所(PwC、EY、Deloitte、KPMG)等经历会大幅提升申请竞争力。
注意:如果无法进入顶尖公司,可选择行业垂直领域的领先企业,例如:
金融科技:蚂蚁集团、腾讯金融科技
互联网数据分析:字节跳动、阿里巴巴
消费行业:耐克、LVMH等市场相关岗位
3.实习深度:参与核心业务比“打杂”更有价值
招生官不仅看公司名气,更关注你在实习中具体做了什么。例如:
金融实习:参与IPO/并购项目、撰写行业研究报告、搭建财务模型
商业分析实习:用Python/SQL进行数据清洗、构建预测模型、输出商业洞察报告
市场营销实习:独立负责市场调研、策划campaign、分析用户行为数据
避免“水实习”:如果实习内容仅是整理文件、打印资料、简单数据录入,对申请帮助有限。
4.实习时长:3个月以上更受认可
短期(1个月)的实习可能难以深入业务,建议每段实习至少2-3个月,全职实习(6个月以上)更能体现你的专业能力。
二、如何规划高含金量实习?
1.大二、大三尽早开始积累
大二暑期:可尝试基础岗位(如四大审计助理、券商行研助理)
大三暑期:争取头部公司核心岗位(如投行暑期实习、战略咨询PTA)
大四上学期:如果申请前仍有时间,可补充一段深度实习
2.利用校友资源&校内招聘
关注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合作企业的招聘(如HKUST Career Portal)
通过LinkedIn联系校友获取内推机会
参加校招宣讲会(如中金、腾讯、宝洁等企业的校园招聘)
3.补充证书&技能提升
金融方向:CFA(一级)、FRM、CPA(会计相关)
商业分析方向:SQL、Python、Tableau/Power BI
咨询/市场营销:Case Interview训练、Google Analytics认证
三、实习经历如何在文书中呈现?
1.个人陈述(PS)突出关键成就
避免简单罗列实习经历,而是用数据和成果证明你的贡献,例如:
“在XX券商实习期间,协助完成3份行业研究报告,其中1份被用于客户路演。”
“在XX科技公司数据分析岗,通过Python优化算法,提升用户留存率预测准确度15%。”
2.信让导师/上司背书
如果实习表现优秀,可请直属上司写信,具体描述你的:
分析能力、团队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行业趋势的理解
在项目中的实际贡献
3.面试中描述实习经历
HKUST商学院面试常问:
“你在这段实习中的收获是什么?”
“请举例说明你如何用数据分析解决商业问题?”
“这段经历如何影响你的职业规划?”
提前准备STAR法则(Situation-Task-Action-Result)回答,确保逻辑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