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新技术企业(高企)认定或申报过程中,确定专利申报类型对申报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但是有些客户在申报过程中,对如何确定专利申报的类型还存在困扰,现在由思睿晶华为您做简单的分析。
一、明确高企认定对知识产权的核心要求
根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高企需满足以下知识产权条件:
1.核心自主知识产权:专利需与企业核心技术、产品(服务)直接相关,体现技术先进性。
2.数量与质量:通常要求至少拥有1项发明专利或6项实用新型/软件著作权(授权为主,不包含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其他受理专利)。
3.有效性:专利需在授权有效期内,且未被撤销或无效。
4.技术领域匹配:专利技术需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范围(如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
二、分析专利类型特点与适用场景
1.发明专利,保护对象是技术方案、产品、方法,审查周期为2-3年,授权难度高,稳定性高,是高企申报中的I类知识产权,属于核心技术创新,加分项。
2.实用新型专利,保护对象是产品结构、形状改进,审查周期为6-12个月,授权难度中,稳定性中等,是高企申报中的Ⅱ知识产权,可以实现快速保护,满足数量要求。
3.外观专利,保护对象是产品外观、包装设计,审查周期是4-6个月,授权难度低,稳定性低,通常在高企中不适用(除非与产品功能直接相关)。
由此可知,建议客户优先申报发明专利,体现技术深度和创新能力,是高企认定的“硬指标”。实用新型专利可作为补充,快速获得知识产权,满足数量门槛。
外观专利,一般不作为高企申报核心,除非与产品技术功能强相关。
三、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确定申报类型
1.技术先进性评估:若技术具有突破性创新(如新算法、新材料、新工艺),优先申请发明专利。若技术为现有产品的结构优化或改进,可申请实用新型专利。
2.研发周期与成本考量:发明专利审查周期长、费用高,适合长期技术布局。 实用新型专利成本低、授权快,适合短期申报需求。
3.竞争环境分析: 若行业技术竞争激烈,需通过发明专利构建技术壁垒。若技术易被模仿,可同时申请发明和实用新型(“一案双申”),实现快速保护。
四、制定专利申报策略
1.核心专利布局:围绕企业主打产品或技术,申请1-2项发明专利作为“压舱石”。
配套申请实用新型专利,形成“发明+实用新型”的立体保护。
2.数量与质量平衡:避免“凑数”申报低质量专利,需确保专利与主营业务强相关。 实用新型专利需体现一定技术含量(如结构改进需解决具体问题)。
3.时间规划:发明专利需提前2-3年布局,避免申报时未授权。实用新型专利可在申报前1年内集中申请,快速满足数量要求。当然时间允许的话,也建议1-2年内布局。
4.其他知识产权补充:结合软件著作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丰富知识产权类型。参与标准制定或获得科技奖项,可替代部分专利要求。
苏州思睿晶华知识产权前身为苏州思睿晶信息科技,是一家专注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设备补贴、人才补贴的专业化项目申报服务代理机构。
思睿晶华企业拥有专业的服务团队,完善的服务流程。除苏州总部外,在徐州、常州、宁波等地设有分支机构。十多年来为数千家企业提供了高质量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