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8372-2017《牙膏》是中国强制性国家标准,规定了牙膏的术语定义、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签、包装、运输、贮存等内容,是牙膏产品生产、检验和市场监督的核心依据。
一、适用范围
适用于日常清洁牙齿、维护口腔卫生的日用化学品,包括:普通牙膏(无特定功效宣称);
功效型牙膏(宣称防龋、抑制牙菌斑、抗牙本质敏感、减轻牙龈问题等特定功效的产品)。
二、核心要求(强制指标)
标准从感官、理化、微生物、安全性四方面对牙膏提出严格要求,其中含氟牙膏有额外氟含量限制:
1、感官指标
色泽:均匀一致,无变色;
香气:符合规定香型,无异味;
膏体:均匀、细腻,无颗粒、无结块;
④使用性:挤出膏体光滑,涂抹时无拉丝。
2、理化指标
(1)pH值:25℃稀释10倍后,5.0~10.0(保证口腔适应性)
(2)稳定性:45℃±2℃恒温7天,恢复室温后无分层、变色、异味,膏体结构稳定
(3)过硬颗粒:不得检出(直径>50μm的颗粒,避免损伤牙龈)
(4)含氟牙膏专项:
可溶氟或游离氟:0.05%~0.15%(质量分数,有效防龋成分);
总氟量:0.04%~0.14%;
若氟以难溶形式(如氟化钙)存在,总氟需≥可溶氟。
(5)重金属限量:铅,汞,砷,镉
3、微生物指标
菌落总数:≤500CFU/g
霉菌和酵母菌:≤100CFU/g
致病菌:不得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溶血性链球菌
4、安全性要求
急性经口毒性:LD₅₀>5000mg/kg(实际无毒级);
皮肤刺激性:试验积分≤0.5(无刺激性);
眼刺激性:试验积分≤1.0(无刺激性)。
三、功效型牙膏的额外要求
功效型牙膏需宣称具体功效并验证,
防龋:需符合含氟牙膏的氟含量要求;
抗牙本质敏感:需含氯化锶、硝酸钾等有效成分,且含量达标;
④抑制牙菌斑/减轻牙龈炎症:需通过临床试验证明功效(参考GB/T 21866-2008《功效型牙膏》)。
四、试验方法
标准明确了关键指标的检测方法,核心方法包括:
氟含量:离子选择电极法(仲裁法)、离子色谱法;
pH值:玻璃电极法;
微生物:平板计数法、MPN法;
④重金属:原子吸收光谱法(AAS)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
总结:GB 8372-2017从“安全、有效、稳定”三方面对牙膏提出了全面要求,是消费者选购牙膏的重要参考——购买时可关注标签上的氟含量(含氟牙膏)、功效宣称及检测依据,确保产品符合国家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