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银是一种美丽的银白色的金属,它具有很好的延展性,其导电性和传热性在所有的金属中都是的。
红色碎银例如,若令汞的导电性为1,则铜的导电性为57,而银的导电性为59,占首位。因此,银常用来制作灵敏度极高的物理仪器元件,各种自动化装置、火箭、潜水艇、计算机、核装置以及通讯系统,所有这些设备中的大量的接触点都是用银制作的。厦门、同安、翔安、马巷、灌口、杏林、集美、海沧、漳州、角美、蓝田、泉州、晋江、石狮等专业高价回收在使用期间,每个接触点要工作上百万次,必须耐磨且性能可靠,能承受严格的工作要求,银完全能满足种种要求。如果在银中加入稀土元素,性能就更加优良。用这种加稀土元素的银制作的接触点,寿命可以延长好几倍。
元素用途:用于制合金、焊药、银箔、银盐、化学仪器等,并用于制银币和底银等方面。
银的最重要的化合物是硝酸银。在医疗上,常用硝酸银的水溶液作眼药水,因为银离子能强烈地杀死病菌。
所谓纯银,纯度一般为999(2011年4月价格为8.3元/克左右)。硝酸银见光或遇有机物就分解出银。银如果是极小颗粒就呈灰黑色。这种化合物用于镀银或制造其他银的化合物,化合物AgBr(溴化银)是相机底片的主要成分,化合物AgI(碘化银)成粉末状撒入云层,可以起到人工降雨的效果。
氧化银极易溶解在氨水中,溶液久置后,有时会析出有强烈爆炸性的黑色晶体。氧化银在玻璃工业中用作着色剂。氧化银的化学式Ag2O。棕褐色立方晶系结晶或棕黑色粉末。键长(Ag-O)205pm。200度分解,释放氧气。密度7.220g/cm3(25度)。见光逐渐分解。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银。水中难溶。溶于氨水、氢氧化钠溶液,稀硝酸,硫代硫酸钠溶液。不溶于乙醇。由硝酸银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作用制得。有机合成用羟基取代卤素时用湿的Ag2O作催化剂。还用作防腐剂,电子器件材料。
硝酸银溴化银的感光作用,用来制造照相底片的感光层。白银首饰和银器具有良好的反射率,磨光后可以达到很高的光亮度,在首饰和家庭装饰中用途很广泛。
银币曾经作为银本位制国家的法定货币,盛行一时。但随着货币制度改革、信用货币的产生,银币逐渐退出了流通领域。目前铸造的银币主要是投资银币和纪念银币。
银离子和含银化合物可以杀死或者抑制细菌、病毒、藻类和真菌,因为它有对抗疾病的效果,所以又被称为亲生物金属。
编辑本段
来源
银矿主要有辉银矿,其次是角矿,也有自然银。由银矿与食盐和水共热,再与汞结合为银汞齐,蒸去汞而得银。或由银矿以氰化碱类浸出后加铅或锌使银沉淀而制得。
编辑本段
历史
在古代,人类就对银有了认识。银和黄金一样,是一种应用历史悠久的贵金属,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由于银独有的优良特性,人们曾赋予它货币和装饰双重价值,英镑和我国解放前用的银元,就是以银为主的银、铜合金。
清雍正提梁银壶银白色,光泽柔和明亮,是少数民族、佛教和伊斯兰教徒们喜爱的装饰品。银首饰亦是全国各族人民赠送给初生婴儿的首选礼物。近期,欧美人士在复古思潮影响下,佩戴着易氧化变黑的白银镶浅蓝色绿松石首饰,给人带来对古代文明无限美好的遐思。而在国内,纯银首饰亦逐渐成为现代时尚女性的至爱选择。银是古代就已经知道的金属之一。银比金活泼,虽然它在地壳中的丰度大约是黄金的15倍,但它很少以单质状态存在,因而它的发现要比金晚。在古代,人们就已经知道开采银矿,由于当时人们取得的银的量很小,使得它的价值比金还贵。公元前1780至 1580年间,埃及王朝的法典规定,银的价值为金的2倍,甚至到了17世纪,日本金、银的价值还是相等的。银最早用来做装饰品和餐具,后来才作为货币。
纯银是一种美丽的白色金属,银的化学符号Ag,来自它的拉丁文名称Argentum,是“浅色、明亮”的意思。它的英文名称是Silver。月亮般的金属——银
银,永远闪耀着月亮般的光辉,银的论文原意,也就是“明亮”的意思。我国也常用银字来形容白而有光泽的东西,如银河、银杏、银鱼、银耳、银幕等。
我国古代常把银与金、铜并列,称为“唯金三品”。《禹贡》一书便记载着“唯金三品”,可见我国早在公元前二十三世纪,即距今四千多年前便发现了银。在大自然中,人们曾找到一块重达13.5吨的纯银!另外,也有以氯化物与硫化物的形式存在,常同铅、铜、锑、砷等矿石共生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