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度高、硬度大、耐化学腐蚀性强,切削加工的机械性能也较突出)
1)普通黄铜
它是由铜和锌组成的合金。
当含锌量小于 39% 时,锌能溶于铜内形成单相 a ,称单相黄铜,塑性好,适于冷热加压加工。当含锌量大于 39% 时,有 a 单相还有以铜锌为基的 b 固溶体,称双相黄铜, b 使塑性小而抗拉强度上升,只适于热压力加工。
代号用" H +数字"表示, H 表示黄铜,数字表示铜的质量分数。如 H68 表示含铜量为 68% ,含锌量为 32% ,的黄铜,铸造黄铜则在代号前" Z "字,如 ZH62。
H90 、 H80 单相,金黄色,故有金色共称之,称为镀层,装饰品,奖章等。
H68 、 H59 属于双相黄铜,广泛用于电器上的结构件,如螺栓,螺母,垫圈、弹簧等。
一般情况下,冷变形加工用单相黄铜 热变形加工用双相黄铜。
2)特殊黄铜
在普通黄铜中加入其它合金元素所组成的多元合金称为黄铜。常加入的元素有铅、锡、 铝等,相应地可称为铅黄铜 、锡黄铜、铝黄铜。加合金元素的目的。主要是提高抗拉强度改善工艺性。
代号:为" H +主加元素符号(除锌外)+铜的质量分数+主加元素质量分数+其它元素质量分数"表示。
如: HPb59-1 表示铜的质量分数为 59% ,含主加元素铅的质量分数为 1% ,余量为锌的铅黄铜。
黄铜是铜及锌的合金。最简单的黄铜是铜、锌二元合金,称为简单黄铜或普通黄铜。改变黄铜中锌的含量可以得到不同机械性能的黄铜。黄铜中锌的含量越高,其强度也较高,塑性较低。工业中采用的黄铜含锌量不超过45%,含锌量再高将会产生脆性,是合金性能变坏。为了改善黄铜的某种性能,在一元黄铜的基础上加入其他合金元素的黄铜称为特殊黄铜。常用的合金元素有硅、铝、锡、铅、锰、铁与镍等。在黄铜中加铝能提高黄铜的屈服强度和抗腐蚀性,稍降低塑性。含铝小于4%的黄铜具有良好的加工、铸造等综合性能。在黄铜中加入1%的锡能显着改善黄铜的抗海水和海洋大气腐蚀的能力,因此成为“海军黄铜”。锡还能改善黄铜的切削加工性能。黄铜加铅的主要目的是改善切削加工性和提高耐磨性,铅对黄铜的强度影响不大。锰黄铜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热稳定性和抗蚀性;在锰黄铜中加铝,还可以改善它的性能,得到表面光洁的铸件。黄铜可分为铸造和压力加工两类产品。
黄铜又分:
中文名称:黄铜 英文名称:brass 定义:以锌为主要合金元素的铜基合金。 应用学科:机械工程(一级学科);铸造(二级学科);铸造合金(三级学科) 以上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冷铆铅铜锌合金排黄铜是由铜和锌所组成的合金。如果只是由铜、锌组成的黄铜就叫作普通黄铜。黄铜常被用于制造阀门、水管、空调内外机连接管和散热器等。
全软黄铜板,C2680半硬黄铜板 概述
如果是由二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多种合金就称为特殊黄铜。如由铅、锡、锰、镍、铁、硅组成的铜合金。黄铜有较强的耐腐蚀性能。特殊黄铜又叫特种黄铜,它强度高、硬度大、耐化学腐蚀性强。还有切削加工的机械性能也较突出。由黄铜所拉成的无缝铜管,质软、耐腐蚀性能强。黄铜无缝管可用于热交换器和冷凝器、低温管路、海底运输管。制造板料、条材、棒材、管材,铸造零件等。含铜在62%~68%,塑性强,制造耐压设备等。 根据黄铜中所含合金元素种类的不同,黄铜分为普通黄铜和特殊黄铜两种。压力加工用的黄铜称为变形黄铜。黄铜以锌作主要添加元素的铜合金﹐具有美观的黄色﹐统称黄铜。铜锌二元合金称普通黄铜或称简单黄铜。三元以上的黄铜称特殊黄铜或称复杂黄铜。含锌低於36%的黄铜合金由固溶体组成﹐具有良好的冷加工性能﹐如含锌30%的黄铜常用来制作弹壳﹐俗称弹 壳黄铜或七三黄铜。含锌在36~42%之间的黄铜合金由和固溶体组成﹐其中最常用的是含锌40%的六四黄铜。为了改善普通黄铜的性能﹐常添加其他元素﹐如铝﹑镍﹑锰﹑锡﹑硅﹑铅等。铝能提高黄铜的强度﹑硬度和耐蚀性﹐但使塑性降低﹐适合作海轮冷凝管及其他耐蚀零件。锡能提高黄铜的强度和对海水的耐腐性﹐故称海军黄铜﹐用作船舶热工设备和螺旋桨等。铅能改善黄铜的切削性能﹔这种易切削黄铜常用作钟表零件。黄铜铸件常用来制作阀门和管道配件等。
全软黄铜板,C2680半硬黄铜板 性能用途室温组织
普通黄铜是铜锌二元合金,其含锌量变化范围较大,因此其室温组织也有很大不同。根据Cu-Zn二元状态图(图6),黄铜的室温组织有三种:含锌量在35%以下的黄铜,室温下的显微组织由单相的α固溶体组成,称为α黄铜;含锌量在36%~46%范围内的黄铜,室温下的显微组织由(α+β)两相组成,称为(α+β)黄铜(两相黄铜);含锌量超过46%~50%的黄铜,室温下的显微组织仅由β相组成,称为β黄铜。
压力加工性能
α单相黄铜(从H96至H65)具有良好的塑性,能承受冷热加工,但α单相黄铜在锻造等热加工时易出现中温脆性,其具体温度范围随含Zn量不同而有所变化,一般在200~700℃之间。因此,热加工时温度应高于700℃。单相α黄铜中温脆性区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在Cu-Zn合金系α相区内存在着Cu3Zn和Cu9Zn两个有序化合物,在中低温加热时发生有序转变,使合金变脆;另外,合金中存在微量的铅、铋有害杂质与铜形成低熔点共晶薄膜分布在晶界上,热加工时产生晶间破裂。实践表明,加入微量的铈可以有效地消除中温脆性。 两相黄铜(从H63至H59),合金组织中除了具有塑性良好的α相外,还出现了由电子化合物CuZn为基的β固溶体。β相在高温下具有很高的塑性,而低温下的β′相(有序固溶体)性质硬脆。故(α+β)黄铜应在热态下进行锻造。含锌量大于46%~50%的β黄铜因性能硬脆,不能进行压力加工。
铜加工产品分类
铜及其合金加工材按其外形分为板材、带材、箔材、排材、管材、棒材、线材和型材等八种品种(俗称八大类)。一般来讲,当带材的厚度小于0.1毫米时称为箔材(我国海关称厚度小于0.15毫米为箔材),棒材和线材的划分除了直条和卷盘外,通常将直径小于5毫米的卷盘状称为线材,而以直条供应的称为小棒。
状态及表示方法
名称 采用的汉字及汉字拼音 代号
汉字 汉语拼音
热加工 热 RE R
退火(焖火) 焖(软) MEN M
淬火 淬 CUI C
淬火后冷轧(冷作硬化) 粹、硬 CUI YING CY
淬火(自然时效) 硬、自 CUI XI CZ
淬火(人工时效) 淬、时 CUI SHI CS
硬 硬 YING Y
3/4硬、1/2硬、1/3硬、1/4硬 硬 YING Y1、Y2、Y3、Y4
特硬 特 TE T
淬火后冷轧、人工时效 淬、硬、时 CUI YING SHI CYS
热加工、人工时效 热、时 RE SHI RS
淬火、自然时效,冷作硬化 淬、自、硬 CUI ZI YING CZY
淬火、人工时效、冷作硬化 淬、时、硬 CUI SHI YING CSY
加工铜及其合金习惯上是以轧制或拉拔的冷变形量的大小来规定和表示其材料的状态。对可热处理的铜合金,为补救这一情况,对外制定了一套标准代码,对每一种状态都作了标准化说明。
2.1板带箔材
板带箔材类产品按照外形尺寸又细公为板材、带材、条材和箔材。
2.1.1 板材
板带箔材类产品前最后一道轧制状态分为热轧板材和冷轧板材
热轧板材的常用尺寸范围为:4~150mm(厚度)×200~3000mm(宽度)×500~6000mm长度。冷轧板材的常用尺寸为:0.2~12mm(厚度)×100~3000mm(厚度)×500~6000mm(长度)。
板材产品的状态包括热轧态(R)、软态(M)、半硬态(Y2)、硬态(Y)、特硬态(T)和热处理态(CS)。
带材
2.1.2带材
带材尺寸范围为0.05~3mm(厚度)―10~1000mm(宽度),成卷供货。带材产品的状态分软态(M)、半硬态(Y2)、硬态(Y)、特硬度(T)。
2.1.3条材(亦称铜带)
条材厚度介于板材和带材之间,尺寸范围一般为:0.2~10mm(厚度)×50~100mm(宽度) ×1500~2000mm(长度)。常用的条材产品有纯铜条材、黄铜片条材、青铜条材等。
2.1.4箔材
国内铜加工箔材指厚度在0.05mm以下的板材和带材,国外指厚度在0.1m以下的板材和带材,均属轧制铜箔(压延铜箔),不包括电解铜箔。
常用的箔材产品有纯铜箔、黄铜片、青铜箔、白铜箔。
箔材尺寸范围为:0.05~0.1mm(厚度)×40~600mm(宽度),成卷供货,长度一般不应小于5000mm,其状态分软态(M)和硬态(Y)。铜合金箔产品多为硬态,厚度不大于0.02mm的纯铜产品一般也为硬态。
2.2管棒线材
管棒线材按照产品形状细分为管材、棒材和线材。
2.2.1管材
管材分为圆形、梯形、三角形、矩形管和方形管,其尺寸范围为:0.5~360mm(外径)×0.1~50mm(壁厚),直条或成卷供货,产品的状态分挤制态(R)、软态(M)、轻软态(M2)、硬态(Y)、半硬态(Y2)、1/3硬态(Y3)产品。
2.2.2棒材
棒材分圆形棒、六角棒、方形棒、矩形棒和导形棒,其尺寸范围为3~120mm(直径)×500~5000(长度),直条供货,产品的状态分挤制态(R)、软态(M)、锻造态(M2)、硬态(Y)、半硬态(Y2)、软时效态(TF00)、硬时效态(TF04)产品。
2.2.3铜盘条
铜盘条是指生产线材的坯料,也称铜线杆。分光亮杆和黑杆,黑杆由船形锭在横列式孔型轧机上热轧而成,表面氧化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