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的山水画卷,把竹子的声、趣、美表达得淋漓尽致,让爱竹者赞口不绝。 南北朝时的谢眺在他的《咏竹》中是这样描述竹子的,“窗前一丛竹,清翠独言奇。南条交北叶,新笋杂故技。月光疏已密,风声起复垂。青扈飞不碍,黄口独相窥。但恨从风箨,根株长相离。”谢眺的诗绘影绘形,将一个虚拟的竹子意象活灵活现地用语言表述出来。 到了清代郑板桥笔下,神韵飘逸的翠竹已经不单是一丛丛赏心悦目的观赏植物,并给予具体的生命,是充满了人格特征的精神投影。他这样赞美竹子:“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用竹子的形象来作为自己人格精神的隐喻。 千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