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进口取得积极成效
近年来,我国进口总体态势良好,在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保障资源能源供应安全、引导提升国内消费等方面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进口规模由2007年的9558.2亿美元扩大到2012年的18178.3亿美元,增长90.2%。进口年均增速13.7%,比出口年均增速高2.8个百分点,进口额占全球进口比例由2007年6.7%提高到2012年9.8%。矿产、能源、农产品等大宗产品进口快速增加,占总进口比重由21.0%上升到31.3%,原油、铜精矿、铁矿石、大豆、棉花等产品进口分别增长了2.8倍、1.9倍、2.8倍、3.1倍和3.4倍。据海关统计,2012年,我国进口农产品1115.0亿美元,同比增长18.8%。其中,进口大豆、食用植物油、食糖、棉花等大宗农产品分别为5838万吨、845万吨、374.7万吨、513.5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0.9%、28.7%、28.4%和52.7%。目前,每年进口的大豆、植物油等大宗农产品有效缓解了国内这些作物与主粮争地、争水的矛盾,有利于进一步优化和配置国内耕地水资源。
与此同时,积极扩大进口有效地促进了贸易平衡状况的改善。2012年,我国外贸顺差2311.1亿美元,比2007年的2621.9亿美元减少11.9%,占GDP的比重为2.8%,处于国际公认的合理区间。
品牌建设保持良好势头
近年来,我部通过举办境外中国品牌展、提高广交会品牌展位比重、进行各类品牌培训和交流活动、强化品牌建设法律保障等措施,有效地促进了出口品牌培育工作。在海尔电器、华为通讯等品牌带领下,涌现出奇瑞汽车、华富玻璃、三链锁业、荣威塑胶等一大批有相当国际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的出口品牌。2011年我部对2551家拥有自主品牌的企业统计表明,品牌企业的平均出口规模是非品牌企业的5倍。第113届广交会上,品牌展区成交 129.2亿美元,平均成交额是非品牌企业的5.8倍。
对外贸易质量逐步提升
全面推进以质取胜战略,积极开展 “外贸商品质量提升年”、打击对非洲出口假冒伪劣和侵犯知识产权商品专项治理、中国制造对外宣传等活动,进一步净化了外贸生产和经营环境,提升了外贸企业的质量意识,有效地维护了“中国制造”的良好形象,促进了商品质量持续提升。
以上八个方面是比较突出的方面,当然我们也知道,对外贸易的结构升级是和中国经济的结构同步发展的,我们希望在未来的五年之中不仅有中国制造,更有中国品牌,有中国的研发,中国的设计,中国的服务、中国的标准,共同走向国际市场,我们就能够更好地实现中国经济的腾飞和与世界市场的互利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