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行家曾言:“距今几千年前的商周青铜器到处可见,距今五百多年前的正宗宣德炉难见”。即将出现在北京匡时秋拍中的这批王世襄旧藏的铜炉,无疑是近年来在拍场上质量的一批,其中清顺治•冲天耳三足炉就是此中。此炉在7年前创下了166万元的拍卖天价,其身形规整,包浆亮丽,色泽典雅,底部落“大清顺治辛丑邺中比丘超格虔造供佛”篆书款。
另外一款当年同破纪录的明崇祯沖天耳金片三足炉也将面世。此炉直径12厘米,刻“崇祯壬午冬月青来监造”楷书款,浑圆腹,冲天耳,器形古朴端庄,炉身铜质厚重,手感甚佳。通体满布金片,包浆色泽亮丽。王世襄当年得此炉也堪称奇缘,此炉原为清末古玩收藏家赵汝珍所有。玉堂清玩•大鬲炉则是明末清初的珍品铜炉,其造型硕大浑厚,色质静穆精纯,器型之大十分罕见。炉经多年火养,精光内含,紫檀整挖炉座为明制,材料精美工艺精良,包浆润泽,甚为难得。1951年5月,王世襄购此炉于大烟筒胡同何玉堂家。
至于此次拍出天价的项子京宝玩鎏金戟耳炉,一望即有典雅肃穆、文心端端之美。炉之皮色近枣红而稍淡。筒式炉身,略有束腰之弧线,不媚不绮,如遇大家闺秀,端庄静美,毫不张扬却韵味十足。双戟耳制作规整却不失灵动,一种明式家俱的骨韵内涵其中。炉身片金相布,大小参差错落,制法相当考究。片金朵朵,犹如工笔晕染般层次丰富、韵味十足,且肌理感颇强。片金大小参差,却绝非轻易而为,远观之即有深远的空间感,使人想见漫漫朔雪落吴天的佳境。
一尊好的文房铜炉,其背后或多或少地会隐藏着名家传递的故事。王世襄先生铜炉的收藏,得益于老一辈铜炉收藏家赵沆年先生。赵沆年先生曾与王世襄先生同居东城区芳嘉园胡同,两宅相距颇近。赵沆年先生藏炉甚精,且颇有见地。抗日战争时期,赵先生生活陷入困境,万般无奈,将自己收藏的百余件铜炉出让给当时的伪卫生局局长庞敦敏。成交之后,陈剑秋就势用自己的藏品换走了数件赵氏藏炉中的精品。此后赵先生与王世襄先生多次谈起此事,眷眷难忘。1950年新中国成立后,王世襄先生赴美国参观博物馆,归国后为赵先生过生日,赵沆年即把自己收藏的十件铜炉送给王世襄,叮嘱他:“这些炉是我多年心爱之物,你一定要好好保存,切勿遗失。”1951年,王世襄先生终于得到机会,购回十余件赵沆年旧藏铜炉,兴冲冲地去告慰赵先生,赵先生正在病中,喘咳不止,当他手抚铜炉时,如见故人,情不自禁。临别时,庄岱云先生将多年放置案头焚香的“玉堂清玩”戟耳炉送到王先生手中,说:“你拿去摆在一起吧!”王世襄先生不禁百感交集,一时竟无言以谢。
在近年来的拍卖市场上,名家收藏的铜炉开始纷纷出现在拍卖市场上,像如王世襄、姜子祥的个人收藏专场中,铜炉藏品都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据业内人士介绍,当年王世襄拍卖的那批铜炉为同一藏家购得,此次这批铜炉重新出现在拍卖市场上,无疑验证了当初的说法,也提醒广大投资者,在铜炉收藏中,一定要关注“名人效应”。
除了名人递藏时所“产生”的故事之外,名人对于铜炉的保养也是不可或缺的条件。王世襄的铜炉拍卖价如此高,炉的品相优秀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有些藏家喜欢收藏品相差的炉,以为老则价高,实际上在同行人士看来或客气的评论:只是品相差一点;异行人士的评论:则是一堆废铜烂铁;外行人士的评论:就是一堆垃圾。像姜子祥专场拍卖的一批约30件形制各异的明清铜炉有“宣德”年款、“琴书侣”、“松月侣”等诸多款识。这批铜炉历经浩劫,数十年无人打理,而其包浆皮色依旧如棠梨般可人,可见其当年铜质之精、焙烧之勤。
上海,香港,2013年大型拍卖会拍品火爆征集中……
李经理:156 0191 9907
2013年是艺术品火爆的一年,艺术品行业的复苏带动了新一轮的艺术品投资收藏热潮……
我们的企业宗旨:
用户至上,信誉取胜,质量优良,服务优质。
2013年大拍已经圆满结束,公司现征集优秀藏品,香港大拍即将开启。公司现火爆征集:
中国书画,历代名人字画精品,海派,新金陵画派,京津画派名人书画及当代书画精品。(张大千,齐白石,李可染,徐悲鸿,刘文西,林风眠等大家)
瓷器:宋五大名窑,元青花,釉里红,永宣青花,清三代官窑,等传世佳品。
翡翠,玉器,(满绿高冰手镯,挂件,雕件,和田玉籽料原石,雕件,摆件,鸡血石,田黄石,青田石,寿山石)
杂项(名家紫砂壶,金丝楠木,阴沉木,小叶紫檀,黄花梨,沉香)
我们的拍卖流程:
1, 初审: 先将藏品图片发送至邮箱并注明您的姓名,电话,以及您所在的城市。
2, 我们会看到图片,进行初步判断,判断其年代,价值的初步评估分析,并且第一时间给您电话回复。
3, 复审:将您的藏品带到公司,由国家权威专家进行实物鉴定,确定其价值。
4, 商讨合作方式,签定委托合同。
若想参展或参拍,请将您的藏品图片,尺寸,您个人的联系方式,地址发送至邮箱收到邮箱后的第二个工作日会给您及时的回复(李经理 156 0191 9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