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极保护技术,管道阴极保护,防绕击避雷针的工作原理

  • 发布时间:2017-08-23 10:55:52,加入时间:2011年09月06日(距今5104天)
  • 地址:中国»河南»郑州:郑州市宏明路渠东路东岸尚景A区2号楼
  • 公司:郑州万佳防雷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薛红,手机:18503833715 微信:ylxxh21 电话:0371-69103791 QQ:2052379814

防绕击避雷针的工作原理  1. 利用尖端放电原理,增加地线和杆塔本身对弱雷的吸引能力。  随着GPS雷电定位观测系统的广泛采用,人们对输电线路雷击故障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大量的雷击跳闸故障都是由相对较小的雷电流引起的,110kV线路的耐反击雷水平一般在45-75kA,而绕击故障状态下的雷电流在8~30kA左右,远远小于反击的耐雷水平。因此,根据雷电绕击的先导发展模型的理论,将有可能导致绕击的雷云吸引到架空地线上,充分发挥线路本身的耐雷水平,从而达到防止绕击的目的。 
 
1  2. 侧针长度的确定  由于不同电压等级、不同气压下线路架空地线电晕半径不同,而侧针必须暴露在电晕以外才能有效引雷。根据长间隙放电理论、模拟试验结果○1,线路加装侧针长度定为 20 cm或稍长的侧针。实际长度可根据实际线路需要减小保护角的数值计算出侧针的长度。  3.安装位置的确定  输电线路的防雷实质上归结为杆塔头部的防雷,即高耸物的防雷。  根据模拟试验认为○ 2,由于输电线路杆塔的引雷作用和档距中间的弧垂效应,沿输电线路的档距,绕击可划分为三个区域,依次为安全、危险和正常区。在平原地形下,危险区约在距离杆塔10~30m的区域,我们将这一区域作为重点防护区,即在距离杆塔10~30m的区域,等距离平均布置2套(每基8只)侧针。  另外,在杆塔上适当位置应安装侧针,以防护进入杆塔侧面地线屏蔽失效区的低空雷电先导,补充地线及其侧针屏蔽的不足。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