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作为一种兼研究和投资双重目的的文化活动,人们在追求高雅艺术享受,陶冶情操的同时,自然
要讲求经济效益。况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收藏活动本身也是一项经济活动,商业行为。高昂的投资
回报率刺激着人们的收藏追求,投资收藏,渴望增值也理所当然。但是,必须要有健康的心理,正确的
收藏意识和经济观念,在坚持收藏品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同时,必须把握“三要、三不要”:
一是要注重收藏研究,不要沉湎于藏品的把玩。要勤于探讨藏品及与之相关的问题,研究分析其历史
、科学、艺术,实施藏品的再创造,使藏品有更高的文化品位和质的升华。如果整天满足于藏品的玩弄
,或作亲朋好友闲谈的话题,甚至作为在人们面前炫示财富的本事,就会陷入误区。因此,收藏爱好者
要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和藏品的档次,就必须对收藏品加以深入详尽的研究。同时,写出赏析文章,只
有当你自己动笔时,才能真正地认清自身艺术素养的浅博,促使自己主动去学习、研究、探索,提高自
身的鉴赏水平。通过研究,你不但亲身体验和感悟到收藏真正的内涵,感受到收藏带来的愉悦与乐趣并
不在于你已经拥有,而恰恰是在于收藏的过程,即从兴趣到接触、从认知到评价、从寻购到考证、直至
鉴赏到研究,其给收藏者带来心灵上的满足、精神上的升华、事业上的成就感,是要远远超过金钱上的
回馈的。正如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所说:“收藏家是幸福的人”。
二是要注重收藏的文化内涵,不要忽视藏品投资的风险。收藏与投资是有一定的区别,投资是一项经
济活动,它是以获利为目的,而收藏则是一种文化行为,其主要目的是满足人们的兴趣和娱乐需求,这
两者有着必然的联系,也有一定的区别。虽然,收藏是一种兼文化与投资双重目的的一项活动,在当今
已成为人们的投资趋向。然而与股票一样,收藏中也有相当大的风险。这由于收藏正处于自发和自流状
态,没有独立、完整的价格体系和动作方法。同时,正规的收藏商业渠道尚未建立,还有许多法律、法
规尚不健全,使收藏活动无法可依,无规可循。所以,使收藏品价格带有随意性和不稳定性,致使在收
藏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与风险无法解决和防备。因此,广大收藏者需要多加谨慎,不要简单地把收藏当作
能获大利的手段而去投资。如果盲目地作为一种可赚大钱的投资,就会陷入误区。事实上,在收藏领域
里要想赢利,其难度系数不比其他投资小,收藏的风险并不低于其他投资。像股票等投资虽然风险也不
小,但其交易途径毕竟正规,可参看资料也比较全面,人们对其操作过程较容易把握,而收藏的行情变
化可供参考的途径虽多,但价格差异太大,往往收藏品市场的交易价与实际价格有明显的差别。如果你
把藏品拿出去“兑现”,也往往是价格低于价值,一般收藏者大多数只能做到微利保本。
三是要注重藏品的内在价值,不要过分、片面地追求金钱回报。收藏品是一种文化与艺术的载体,也
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基于它的特殊性,使其具有历史、科学、艺术、审美和经济等多方面的价值,而它
的经济价值又与其存世界、品位及收藏者人数等有关。正由于它有着多方面的价值,也就决定了它有多
层次的(文化娱乐、教育启迪、科学研究、社会交流和经济投资等)功能,最终才确定了它有(长期的
、短期的、直接的、间接的、有形的和无形的)多渠道的回报。所以,仅注重某一方面而忽视另一层次
与另一渠道有失偏颇。因此,对收藏品的价值应有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认识,否则就会陷入误区。所
以,要注重藏品的文化娱乐、教育启迪和科学研究功能,这不仅可以拓展视野,扩大知识面,而且,还
可以丰富精神生活,陶冶情操,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和思想修养。但是,如果唯利是图,金钱至上,过
分追求其额度的经济回报,或整天只盘算着这些藏品每年能增值多少多少,不但享受不到乐趣,只
会被藏品的增值、转买而弄得心力交瘁。
总之,收藏之道“进可治学、退可自娱”。从事收藏,探求知识、提高学识修养,传播历史文化,丰
富精神生活,保护国家文化遗产,这才是一个收藏者的根本目的和追求。但是,如果见利忘义、贪
婪失德、玩物丧志,甚至违法行事,就完全违背了收藏的宗旨,就会走入收藏歧途。
最权威的艺术品鉴定、交易详细地址是: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251号中信广场56楼(广州艺
投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需要鉴定或出手艺术品,请联系邓经理,QQ:,邮箱
公司名称:广州艺投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中信广场56楼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