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古陶瓷的四个基本要求或基本任务,即:辨真伪、断时代、定窑口、评价值,这就是鉴定的内容。即按古陶瓷研究,鉴定界若干年中相沿成习的一些规定,较为详细地介绍一此有关事项。
1、辨真伪
这里我们从真、伪品的比较,伪品作假手法等方面来提高辩别真伪的能力。 要辨出真伪,只知道真的特征显然是不够的,还得知道伪品的特征、规律,才能明辨是非,正所谓要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市场上常见仿古陶瓷品种。众所周知,社会上出现仿古陶瓷(即古代某些陶器瓷的假品、伪品),不外乎两种原因:
一、大部分对古陶瓷的爱慕,因真品太少或不容易得到而仿造,这主要是封建帝王如此。如雍正帝酷爱宋代名窑瓷器,内府所藏尚不满足其把玩需要,便常将宫藏宋瓷真品交御窑厂仿造。这种情况历代都有,只是仿得多少不同,仿品质量优劣有差异而已。
二、就是为了利益。自元明以至于近现代,许多爱好收藏的大家偏爱古名窑瓷器,不惜重金刻意搜求。真品便价值创新高,且供不应求。于是一些好利之徒,便集名匠高手作仿造,或名家自行仿造。
2、断时代
这个要求似乎同辨别是否到代相似,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在鉴定时对陶瓷器年代的断定,学术界形成了一些不成文,但成习惯的规定,明代以前的器物,能定出朝代即可。再细一点,那些历时较长的朝代如唐、宋,能分出早、中、晚更好。
鉴别时应特别注意,那些能定出绝对年代的器物,在科学上最有价值,往往作为标形器,作为研究资料,这种绝对年代,多由器物本身铭文显示。明代以后的朝代,要求能定出以帝王年号为阶段的相对年代,如明宣德、成化等等,清康熙、嘉庆等。只说是明代、清代,就不大够水平了。
香港三希堂——真实而理性的艺术品交易平台
我们主要征集:陶瓷、玉器、金银铜器、木器、中国字画、油画、珠宝、钱币、竹木牙角雕、金石篆刻、雕塑、纺织、工艺品、钱币、文献、邮品、票证、徽章、奇石标本、珠宝首饰、杂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