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9000系列标准在中国的发展
1987年3月ISO9000系列标准正式发布以后,我国在原国家标准局部署下组成看"全国质量保证标准化特别工作组"。1988年12月,我国正式发布了等效采用ISO9000标准的GB/T10300《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系列国家标准,并于1989年8月1 日全国实施。
1992年5月,我国决定等同采用ISO9000系列标准,制定并发布了GBdt9000:1987系列标准,1994年由发布了1994版的GB/T19000idtISO9000族标准。
我国对口ISO/TC176技术委员会的全国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一下简称CSBTS/TC151)是ISO的正式成员,参与了有关国际标准的国际指南的定向工作,在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发挥了十分积极地作用。CSBTS/TC151承担着将ISO9000标准族标准转化为我国国家标准的任务,对2000版ISO9000标准族在我国的顺利转换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
从ISO9000族标准的1994版开始,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就已经将ISO9000族标准等同采用为中国的国家标准,以ISO9000:2000版和ISO9000:2008版为为例,其标准编号与ISO标准的对应关系分别为:
GB/T《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idtISO9000:2000);
GB/T《质量管理体系 Y要求》(idtISO9000:22008版ISO9000族标准的特点
ISO9000标准与ISO14000环境管理标准协调兼容,便于组织建立体系和认证审核;
标准结构建立在“过程模式”的基础上,适用于各类组织的管理与运作。
标准方便使用,语言易于理解,术语精炼,易懂。
标准客服了1994版标准偏重于机械加工制造业的倾向,更具有通用性。
标准增强了使顾客满意的要求;
标准强化了持续改进的要求
强调了ISO9001与ISO9004标准的协调一致性,有利于组织的持续改进
标准减少了对文件强制性的要求,给了组织更大的自主权,更加侧重于有效性,。
标准能促进组织的自我评定。
关于申请ISO9000认证的几个问题
一是要注重贯标工作。
如果组织质管水平不高或缺乏一定数经过培训的内部审核人员,就须外聘一家认证咨询机构进行技术咨询。咨询机构的工作程序包括体系诊断、体系设计、人员培训、文件编写与实施、体系运行与审核、预审核几大步骤。组织贯标完成后,要进行质量体系试运行,经试运行满足符合性、有效性后可提出认证申请。
二是要选好认证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