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青青翠竹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争相吟诵,有关竹子的诗词歌赋浩如烟海。比如宋代苏东坡在《於潜僧绿筠轩》中咏道:“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表达了文人士大夫清高脱俗的雅趣。清代郑板桥一生咏竹画竹,留下了很多咏竹佳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干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高度赞扬了竹子不畏逆境、蒸蒸日上的秉性。我国古代画家不仅画竹,还结合其他素材创立各种竹子画体。苏东坡爱竹亦画竹,文日:“梅寒而秀,竹瘦而寿,石丑而义。”诗人称为“三益”,并创立了以竹、石为主题的画体。世代文人将自身感情融入竹子,将竹子作为“清高、气节、坚贞”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