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摄像机就是之前的网络摄像机吗? 答:数字摄像机,根据传输方式的差别,有USB摄像头(也就是IT领域的电脑摄像头)与网络摄像机,而网络摄像机通常又分为两种,一个是前端基于CCTV模拟摄像机基础,后面加视频处理与网络传输模块,这种摄像机具有很多与模拟摄像机相同的弊端,画质不超过D1,另一个就是纯数字高清摄像机,它没有反复的数模转换,直接将数字视频处理并网络传输出去。后者数字高清网络摄像机会取代前者传统网络摄像机。 问:百万高清摄像机占用硬盘大吗? 答:九阳百万高清摄像机,像素高自然所占用的硬盘容量就大,但是由于它是数字信号摄像机,可以做到信噪比佳,画面干净,雪花点少,从而大量节省硬盘空间。以720P高清为例,每路每小时录像占用硬盘空间可以控制在1G以内,与D1分辨率模拟监控录像码流相当。 问:百万高清摄像机,是不是像素越高越好? 答:百万高清摄像机,如果选用合适的感光器与视频压缩处理器,可以轻松做到130万,200万,甚至500万像素。但是,并非像素越高,摄像机的应用价值就越高。对于安防监控摄像机,除了考虑像素,同时还要考虑低照度。而一般像素越高,低照度越差,像素与低照度是成反比的,另外像素越高,码流与硬盘占用容量也会越大。在不少卖家的现场展示中,摄相机像素在200万以上的效果,多半是取景光线明亮的室外,而很少展示室内低照下的监控录像,这对买家其实是一个误导。 问:百万高清摄像机的品质如何? 答:目前百万高清摄像机,还属于新兴高技术含量产品,目前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未进入价格恶战,由于具有合理的利润保证,同时大点的公司对品质方面一般不会放松,自然就用不着像模拟摄像机那样,因为利润非常微薄而作偷工减料的事情,无论是芯片,电子元件,还是红外灯管,都采用的是有品质保证的品牌货,使用寿命较长。 问:百万高清时代,CMOS是否会大量取代CCD? 答:在模拟监控时代,CCD因为早发展,同时提供免费的全套技术方案,得到了众多摄像机厂家的青睐。然而CMOS芯片发展晚一步,早期技术落后于CCD,加上成熟的全套技术方案不多,因此并不给看好。后来,CMOS芯片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低照度性能也大幅度提升,尤其是在手机等消费类电子领域,已经是大量使用了CMOS感光器,很多高端的数码相机更是用CMOS代替了CCD。最近几年,美国APTINA等公司加大了对安防领域的重视,高性价比的CMOS芯片开始流向安防领域,进而会对CCD在安防领域的地位产生冲击力,尤其是进入数字高清时代,数字高清摄像机逐步取代模拟摄像机,CMOS大有取代CCD成为市场主流之势。 问: CCD的百万高清摄像机与CMOS的百万高清相比,低照度会更好吗? 答:根据感光器半导体公司技术人员的说法,同样的感光面积,像素点越多,每个像素的感光面积就越小,每个像素所接受的光子数量就少了,自然感光器的光照灵敏度就越差。很多人经常错误地拿几十万像素的1/3’寸CCD模拟摄像机去与1/3’寸CMOS百万高清摄像机比较低照度效果,从而得出错误的结论,以为CCD低照度更好。事实上,以APTINA公司1/3’寸130万像素芯片制成的低照度摄像机与某采用日产1/3’寸CCD芯片制成的130万像素数字高清摄像机进行低照度效果对比,在同等条件下,CMOS不仅不亚于CCD,反而在视觉上大大超越了CCD百万摄像机。 百万高清网络摄像机在线报价 如何鉴别高清网络摄像机的性能? 高清网络摄像机的属于视频监控领域里的新兴事物,目前国内还没有统一的检验与测试标准。因此,虽然同样标称为720P或1080P的高清网络摄像机,但是,在视觉感官上的差距却非常明显。九阳公司整理一下几点判断高清网络摄像机的优劣。 1 清晰度测试 可以通过普通的视频图像清晰度(线数)测试卡来简单的判断高清摄像机的清晰度。这种方法能够通过肉眼直接分辨出图像的清晰度,一般来说高清720P的摄像机测试卡指标能够清晰的分辨出大于800TVL电视线,而较差的高清摄相机这一指标会偏低,而且图像有抖动或毛边。 2 信噪比 相同画面情况下对噪声的抑制处理也是衡量高清IP摄相机性能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画面中暗块亮快的处理、噪声抑制直接决定了图像的画质效果,有许多低端的摄相机只能在100Lux以上的理想状态下输出较为清晰的画面,对于光线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很差,强光或者暗光的环境下没有对噪声抑制的有效手段,无法保证图像质量。这种情况下高清图像是没有意义的,我们称之为伪高清。 3 动态范围测试 可以通过普通的视频图像灰度等级测试卡来简单判断高清图像的灰度等级数据。 4 色彩还原 通过色彩测试卡或肉眼来判断比较高清视频图像的色彩还原度。一般好的高清IP摄相机的还原度非常高,几乎可以达到非常逼真的还原效果。 5 图像编码压缩算法 高清网络摄像机对图像的编码压缩算法的好和差也是直接影响摄相机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市场上的高清摄相机视频图像的编码压缩处理芯片分成DSP芯片虯SIC芯片两种载体,两者各有千秋,DSP芯片功能应用相对灵活,开发周期短,但是编码效率偏低,且成本较高。ASIC芯片功能应用相对固定,开发周期长,但是编码效率很高,且大批量使用后成本较低。不管是哪一种载体都需要好的视频编码压缩算法,好的算法能够在保证图像质量和清晰度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减少视频码流和存储容量。较差的IP高清摄相机往往会在大运动量的情况下产生马赛克或水波纹等情况,直接影响视频图像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