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BR法主要话用于小规模处理厂。
b\SBR法的工艺设施是由曝气装置、上清液排出装置以及其他附属设备组成的单—反应池。原则上不设调节池,为适应流量的变化,反应池的容积应留有余量或采用设定远行周期等方法,但是对于流量变化很大的场合,应根据维护管理和经济条件,考虑设置流量调节池。
c\反应他的数量原则上为2个以上,但水量的规模较小设2个以上不甚经济时(小于500m3每天)或者投产初期污水量较少时,也可建1个池。使用单个池运行时,原则上应采用低负荷连续进水的方式。
d\反应池的形式有完全混合型和循环水渠型。对于完全混合型,水深约为4—6m,池宽与池长之比大约为(1:1)一(1:2),结构以钢筋温凝土建造为准;对于循环水渠型则以氧化沟的设计为准。
e\曝气装置应具备不易堵塞、能供给需氧旦和对混合液进行充分搅拌的性能。曝气装置用于完全混合式时,可采用水下机械搅拌式、气液混合喷射式、螺杆式等;用于循环水渠时,可采用卧轴式、立轴式、螺杆式、轴流泵式、螺旋桨式、气液混合射流式等形式。
f\L情液排出装置应能在设定的徘出时间内活性污泥不发生上浮的情况下诽出上清液。排出方式有重力徘出和水泵诽出。为预防上清液排除装置故障,应设置备用的排除装置,在上清液排除装置中,应设有防止浮渣上浮的机构。
g考虑曝气装置或污泥泵的阻塞而产生事故,在反应池前,加格栅截除较大的杂质。
h、SBR反应池内易聚积浮渣,故应考虑能去除浮渣的结构。可在曝气工序结束前5-10min喷洒消泡剂,使浮渣沉淀,还可采用撇渣器和浮子泵等强制性捕集浮渣的方法。
i、加氯接触池的容量应保证对上清液排除期内的设定排水量有15min以上的接触时间。
j、排泥泵应采用杂物难以阻塞的形式,泵的台数,包括备用在内原则上为2台以上,反应池底部设集泥坑,坑的位置尽量远离进水口。
联系:余小姐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