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宝玉石研究专家王春云博士亲自主持下,采用世界上检测宝玉石进的拉曼光谱仪,对几件传世满绿老翡翠手镯,进行了全面的科学的研究和鉴定。鉴定结果是天然翡翠,没有任何人为的所谓“染色”等造假的成分。使得被业内多少人强加于“人工处理,优化染色”的“罪名,被委屈,被冤枉了多年的天然老翡翠得以"平反昭雪!"
无疑,王春云博士做了一件惊天动地的了不起的大事,中国古代老翡翠得以“正名",在中国宝玉石研究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王春云博士介绍,翡翠染色的历史很悠久,可能超过了100年。翡翠酸蚀注胶、翡翠酸蚀、注胶和染色的历史也超过了40年。当翡翠酸蚀注胶染色技术在上个世纪70年代在缅甸和泰缅边境地区出现时,国际珠宝世界为之哗然。宝石学家在当时根本无法鉴定如此生产出来的假翡翠,以至于在接下来20年时间里,翡翠交易的国际市场因为谈虎色变而变得一蹶不振。
庆幸的是,经过宝石学家的不懈努力,人们已经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鉴定方法。王春云博士介绍,目前国际通用的翡翠鉴定方法主要是通过放大镜观察翡翠表面结构和色系分布特征来对翡翠进行鉴定。比如,观察翡翠表面是否存在未经处理的苍蝇翅、翠性,是否存在与酸蚀网纹有关的橘皮纹、充胶裂隙,“沙眼”、“沙坑”或“充胶凹坑”等。而对于颜色的鉴定,看是否有色根,是否有过渡色,是否正装。“没有色根,颜色漂浮,发呆,不正,这些都是处理翡翠的颜色特征。”
然而,通过放大镜观察,必须是受过高度专业训练的宝石学家才能胜任。这些专业知识是普通消费者很难掌握的。即便是受过专业训练的宝石学家,这样的鉴定也有走眼的时候,比如炖蜡优化和注胶处理产生的物理特性之间有时是存在模糊性的。这个时候,就要求使用仪器得出准确的数据来说明问题。
但是,随着翡翠处理技术的提高,即使红外光谱仪鉴定也有棘手的时候。比如,红外谱图鉴定出有机高分子存在时,这件翡翠究竟能不能定为翡翠B货、C 货呢?“炖蜡工艺用到的虫蜡就是有机高分子,而这种工艺是被业界允许和接受的。在这种情况下,鉴定的关键转为如何有效区分炖蜡工艺用到的虫蜡和注胶工艺用到的环氧树脂。二者都是有机高分子,二者的红外谱图非常类似,所以红外光谱仪的分辨率也难以保证对于二者进行有效区分。”王春云解释,面对这样的难题,即使是先进的、装备有红外光谱仪的商业鉴定机构也是无能为力的了。而显微拉曼光谱的鉴定方法则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这类仪器鉴定技术只能在一些的学术研究机构才有。
因此,王春云博士不建议消费者自己去鉴定翡翠的真假,而是建议消费者到口碑好的宝玉石店购买翡翠饰品,同时一定要拿回由权威鉴定机构出具的鉴定证书。“如果消费者还不放心,那就找专业鉴定仪器鉴定一下,很快就会得出正确的结果,也最为保险。”
希堂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承邀你参加2015春季拍卖征集。
地址: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沿河北路1002瑞思国际A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