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Cr15Ni25Ti2MoAlVB与各国的牌号对照关系如下:
中国GB/JB标号:0Cr15Ni25Ti2MoAlVB;日本JIS标号:SUH660;美国AISI标号:660;美国ASTM标号:K66286;法国AFNOR标号:Z6NCTDV25.15B(NF)。
0Cr15Ni25Ti2MoAlVB力学性能如下:抗拉强度σb(MPa):≥900;屈服强度σ0.2(MPa):≥590;伸长率δ5(%):≥15;断面收缩率ψ(%):≥18;硬度:≥248HB。
0Cr15Ni25Ti2MoAlVB热处理规范:固溶885~915℃或965~995℃快冷;时效700~760℃,16h空冷或缓冷。金相组织:组织特征为奥氏体型。
0Cr15Ni25Ti2MoAlVB是奥氏体型耐热不锈钢,也可称为高温合金。该钢退火状态下塑性和韧性较好,可以进行冷镦成形,切削加工性能和热处理性能良好,可使用到℃,用于耐热、耐腐蚀的受力的螺栓完全可行,具有高强度、高抗松弛性、低缺口敏感性、一定的持久强度、良好的抗氧化性。
奥氏体型不锈钢0Cr15Ni25Ti2MoAlVB钢可作为耐热钢使用,这是由于奥氏体的再结晶温度高,铁和其它元素的原子在其中的扩散系数小,故其强化稳定性比铁素体高,用于工作温度高于650℃的耐热紧固件多系奥氏体材料,是以奥氏体型不锈钢为基础添加一些热强性的合金元素而成。它们既有优良的耐蚀性,也有相当好的耐热性能。
0Cr15Ni25Ti2MoAlVB钢含有大量的奥氏体稳定化元素,如铬、镍、钼、钛等合金元素。铬、镍在奥氏体型耐热钢中,能提高其抗氧化性;钼能提高奥氏体型钢的热强性;钛是比铬更易与碳结合形成稳定碳化物的元素,钛含量1.90%可以使大部分的碳存在于钛的碳化物之中,从而改善钢的抗晶间腐蚀能力。合金添加中有Al等元素,这种材料经过高温处理,并进行长时间的时效后,在组织中析出一种弥散的金属化合物,从而使该材料的抗拉强度提高。
一个材料的性能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其自身的成分结构配比,现在龙拓金属模具钢客服就带您来了解0Cr15Ni25Ti2MoAlVB不锈钢中各个元素所起到的作用。
碳(C):提高钢件强度,尤其是其热处理性能,但随着含碳量的增加,塑性和韧性下降,并会影响到钢件的冷镦性能及焊接性能。含量过高会降低其延展性和耐蚀性。
锰(Mn):提高钢件强度,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可淬性。即在淬火时增加了淬硬渗入的强度,锰还能改进表面质量,但是太多的锰对延展性和可焊性不利。并会影响电镀时镀层的控制。
镍(Ni):提高钢件强度,改善低温下的韧性,提高耐大气腐蚀能力,并可保证稳定的热处理效果,减小氢脆的作用。
铬(Cr):能提高可淬性,提高耐腐蚀能力,并有利于高温下保持强度。可增加抗氧化性,使品粒细化,增加强度,硬度和耐磨性。
钼(Mo):能帮助控制可淬性,降低钢对回火脆性的敏感性,对提高高温下的抗拉强度有很大影响。
硼(B):能提高可淬性,并且有助于使低碳钢对热处理产生预期的反应。
矾(V):细化奥氏体晶粒,改善韧性。
硅(Si):保证钢件的强度,适当的含量可以改善钢件塑性和韧性。
磷(P) 使钢产生冷脆和降低钢的冲击韧性;但可改善钢的切削性能。
铝(Al)脱氧,细化晶粒,增加钢的强度硬度和耐磨性;有助于钢的氮化,因而可提高钢的热稳定性。
钛(Ti)可细化晶粒,降低钢的过热倾向性。能防止产生晶间腐蚀现象,Ti能与S作用,降低硫的热脆作用。
接下来进入正题,我们来制定0Cr15Ni25Ti2MoAlVB加工路线:
备料→固溶→冷镦→再结晶退火→去应力回火→切六角头→搓丝→清洗→稳定化处理→时效处理→着色上蜡。
0Cr15Ni25Ti2MoAlVB制定预备热处理和最终热处理:
该钢中含有大量的奥氏体稳定化元素,如镍、铬、钼和铌等合金元素,所以可在室温下得到稳定的奥氏体组织。理想的热处理工艺是使该钢获得均匀分布的细晶奥氏体组织,具有良好的热强性和热稳定性,在高温时强度和塑性的综合力学性能较好,同时也能增强其抗腐蚀的能力。
奥氏体不锈钢在常温下为奥氏体组织,没有淬硬性,没有相变点,加热不会发生相变,故不能通过淬火和回火来改变其性能。这里采用固溶、再结晶退火、去应力退火、稳定化处理和时效处理工艺以改变其性能。
1、预备热处理:
冷墩用耐热0Cr15Ni25Ti2MoAIVB钢丝牌号、化学成分符合GB/T 或GB/T 标准要求,固溶状态交货,室温硬度≥200 HRW。为了达到M8螺栓丝坯尺寸功7.02一} 7.05 mm,必须经过材料高温拉拔,这时材料硬度可达到38 HRC以上,不能进行冷加工成型,应进行固溶处理,以达到软化目的。
0Cr15Ni25Ti2MoAlVB固溶:
所谓固溶处理,是指将合金加热到高温奥氏体区保温,使过剩相充分溶解到固溶体中后快速冷却,以得到过饱和固溶体的热处理工艺。
固溶处理是为了溶解基体内碳化物、γ’相等以得到均匀的晕饱和固溶体,便于时效时重新析出颗粒细小、分布均匀的碳化物和γ’等强化相,同时消除由于冷热加工产生的应力,使合金发生再结晶。其次,固溶处理是为了获得适宜的晶粒度,以保证合金高温抗蠕变性能。固溶处理的温度范围大约在980~1250度之间,主要根据各个合金中相析出和溶解规律及使用要求来选择,以保证主要强化相必要的析出条件和一定的晶粒度。对于长期高温使用的合金,要求有较好的高温持久和蠕变性能,应选择较高的固溶温度以获得较大的晶粒度;对于中温使用并要求较好的室温硬度、屈服强度、拉伸强度、冲击韧性和疲劳强度的合金,可采用较低的固溶温度,保证较小的晶粒度。高温固溶下理时,各种析出相都逐步溶解,同时晶粒长大;低温固溶处理时,不仅有主要强化相的溶解,而且可能有某些相的析出。对于过饱和度低的合金,通常选择较快的冷却速度;对于过饱和度高的合金,通常为空气中冷却。
成品丝固溶温度采用(990±10)℃保温1.5h,然后水冷。固溶处理采用井式渗碳加热炉RQ3-90-9D,通常耐热钢热处理保护气氛主要是氢气,但氢气难以购买,一般可用放热式气氛或氮基气氛,笔者采用甲醇20一40 d/min和氨气0.15 L/h、或氮气0.30 L/h保护,滴控式装置控制(以下再结晶退火℃加热,稳定化处理℃加热工序操作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