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福心理十八年专业心理咨询,专家承诺——心理咨询,无效退款!
近日听到一位老师问过这样的一个问题:“你们是愿意读一个人在二十岁时写的书,还是四十岁写的书?”很多人都回答,愿意看作家四十岁时写的书,原因很简单,四十,他的人生阅历丰富,看问题更加的全面和老道,能够让我们少走许多弯路。而老师给我们的回答却并不是这样的,他认为,读二十岁人写的书,是比较有益的,因为那个时候的他,心思很单纯,写出来的文章也不会掺杂太多的利益在其中。当然对于这种说法,可以持保留意见,无法一概而论,但是,我们却需要去了解的是,人心如何去测量?
对于小孩子,我们可以看到他们,高兴了就哈哈大笑,不乐意了就能嘟着嘴,伤心时眼泪哗哗流,别人让他们唱歌时,就直接地唱起来,跳舞,就蹦跶起来,不会去考虑自己这样会不会得到别人的赞赏,而是那就是令他们开心的事情,他们可以面对陌生人而唱起歌,不会去考虑对方是不是坏人,对自己图谋不轨,没有自我保护的意识,也较少遇到了坏事。而成人的我们有强烈的保护意识,却常常会受到欺骗。
人人都曾经是孩子,我们可以对外界保持一颗开放的心,没有什么利弊得失的考虑,开始更多接触这个社会的时候,我们大多数人开始将自己的心门关闭起来,让自己在一个狭窄的心房里生活,每天对着的就是四面的心墙,除此之外,就是透过童年留下的一扇小窗去看外面的世界,我们一直在原地打转,心房越来越小,承载不下我们过多的情感,直到缩小到只能容纳我们一个人,将自己塑造的无法动弹,我们被僵化在那里,只能用一种模式去看周围的人、事物,要是是以一种感恩的心态来看待周围,我们还能够生活得下去,要是看到的只是世界阴暗的一面,冷酷的一面、消极的一面,我们就会选择将那一扇窗也关闭起来,不愿再看。
最后发展成为的就是柴静所说的,我们的人际交往,不再是人和人的交往,而是几根水泥桩放置在一起,感受不到温暖,只有冰凉的气息在互相传递着。所以现在的社会中,我们会看到一些让人心里寒凉的现象,大冷的天,穿着单薄的人蜷缩在公园的座椅上,周围是穿着厚厚衣服的人,人来人往。我们不能排除他们之中都是带着漠视的情绪而过。因为双手健全的人不去干活,而是以乞讨为生,是不值得同情的,且我们的同情会害了他们,让他们继续堕落下去,但总有一些人,在生活中会遇到困境,暂时无法度过难关的时候,我们可以稍微扶一把,给他一些自己之前看到的招工信息,或是给他一个刚好买了的热腾早点。不去追究对方,是不是逃犯或是什么懒惰的人。因为每一个人都有一种向好的方向发展的愿景,有时因为内心的脆弱,外部环境的刺激,让他们走上了一条偏离大众的路。人可以是冷的,但是心是暖和的,有可能,我们善意的一个举动,就会挽回一颗即将跳入罪恶深渊的人。
不要去怀疑一颗爱心的力量,它的释放,能够改变的不仅仅是一个人,它有迅速传递的力量。我们的心是滚烫的,就将这种爱和他人一同分享,让那些寒冷的心房获得更多的温暖,重新拾起做人的原则,去开始新的征途。
人和人的交往是一个人发展的一个重要砝码,因为重要所以很多人开始去探索影响人与人交往的因素,并且通过各种资料的搜索和亲身的经历,撰写出一篇篇符合大众所需的社交技巧书籍,并且为了吸引更多的人,将社交技巧夸大到让人瞠目结舌的地步,陆续地也出现了什么社交能力提升速成班,大量的这一类书籍出现在市场,我们焦急的想要改善人际交往,一口气买了十多本书,五花八门,第一本书介绍的方法,我们感到挺好,在第二本书的介绍中有否定了这个方法,并说了一个很正当地理由,提出一个他们独特的社交方法,将这样一本书否定另一本书,提出自己的新看法。我们绕了一圈还是又回到了自己的位置,对社交能力的提升也出现了灰心丧气的想法。这就是我们目前在社交上存有的一种心理,想要学习一种技术来搞定自己在周围的人际交往,也就是有一种速成的心理。
但是我们却并不能如意,即使对方传授一些他们认为很好的方式方法,而我们自己却学得十分艰难,因为我们需要去模仿,失去自己的进行模仿,就像一个寓言故事里,邯郸学步的故事,他看到这学这个走,看到那个学那个走,最后不知道如何走路,而爬着回家。这虽然是一种讽刺,但是我们却很多时候都在做这样的事情。就好比人际交往,每个人都有人际交往的能力,从我们出生开始,我们就先和爸爸妈妈进行交往互动,看着周围的人如何交往互动而慢慢长大,所以否定自己没有社交能力是一种不切实际的说法,我们都有最基本的社交能力,只要能够认识到自己的社交能力中存在什么样的不足,并进行修整,我们都能成为社交高手,并且是无人复制的一个社交高手。
是我们限制了自己的能力,要打破这样的局面,我们只有认清在社交中存有的心理本质是什么?
那就是人际交往,是一种人和人的交往。我们就以人的方式来进行交往。而人的本质是什么,那就是赋有人性,而回到人性,我们知道一个人的人性其实就是存在于头脑中的一种思想观念,而这种观念的正确与否,又决定了我们和他人进行交往时,呈现出来的言谈举止,也就是行为,这种行为的日积月累形成我们固有的习惯,多种习惯积聚而成了我们的性格,而最终回归到的就是我们会拥有怎样的人生。
所以我们需要的不是一味的模仿外界的人际交往方式,需要的是落实到我们的思想观念的建立,而在中国来说,人际关系中把握一个礼字,我们的心就会少一些焦虑,多一些平稳。也就是说,我们的心需要端正起来,心里存有正气,整个人的精神面貌都会让周围的人感到安全和信任,这就是心的力量。
北京德道幸福生活心理医学研究院(简称:德福北京心理咨询)成立于2001年1月20号,是集心理研究、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和精神康复为一体的专业机构。北京德道在2004年下设了四大研究所和一个康复中心,分别是儿童青少年研究所、情感婚恋研究所、人际关系研究所、神经症研究所、精神病康复中心。
自成立至今,德福心理已为广大人群提供了各种心理咨询服务,概括起来大致有婚姻情感、人际交往、厌学、网瘾、抑郁、强迫以及精神病的康复,储备了大量的成功范例。现已发展成为北京地区心理咨询行业内的龙头企业,是著名的心理咨询品牌。随着事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和人们对于优秀心理咨询服务的广泛需求,德福心理走出京城,在深圳、郑州、西安、济南、太原、昆明设立了分支机构,并成为当地非常有影响力的咨询品牌,受到众多咨客的充分信任和广泛好评。随着德福卓越品质的不断发展,德福将陆续在全国省会城市设立分支机构,为当地人民带去的心理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