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车记录仪是这两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类汽车用品,短短一两年间,行车记录仪的品牌已达数十种,产品种类已有数百种,价格参差不齐,功能也是五花八门。不过还是有部分车主朋友们依然觉得只要小心开车,就可以避免出现事故,行车记录仪并非一定要安装。对于这种想法,我们觉得无可厚非,注意安全行车是每个车主在开车的时候一定要做到的,不过行车记录仪对于车主来说更有着防碰瓷以及交通、事故取证等重要作用。
社会上靠碰瓷赚钱的人好像是越来越多了——至少见诸媒体报道的是越来越多了。因此而造的伤亡事件,虽然是碰瓷者所不愿见到的,但对被碰瓷者来说则更是无妄之灾。那么,难道我们只有乖乖赔钱甚至坐牢,就没有其他办法了吗?
现行的法律和保险赔付的原则,是基于路人弱势、车辆驾驶人员强势的假设而制定的。现实中,强弱态势也确实基本如此。但是,在碰瓷事件中,“强势的一方”其实很弱势,而“弱势的一方”却很强势,甚至“弱势的一方”还有可能是团队作案,有人碰,有人冒充家属讨价还价。在这种强弱易势的情况下,如果仍然坚持原有的强弱观,对于无辜的驾驶员一方,恐怕就有失公平了。
在汽车越来越普及的今天,尤其是在相应的法律法规存在盲点的情况下,碰瓷现象不可避免地会增长——这是一个谁都不愿看到,但却不得不接受的现实。正如家庭财产的增加引致了入室盗窃的增加,而入室盗窃的增加催生并繁荣了防盗门产业一样,碰瓷现象的增加,也必然会催生行车记录仪的普及和该产业的繁荣——现实中的热销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这一点。
我们也关注了目前的记录仪市场,光品牌就有数十种,价格也是从几百元到数千元不等,功能样式更是五花八门,选购起来确实有些无从下手。这里我们南京行车记录仪也给大家一些简单的购买建议。
第一步:确定一个心理价位 面对市场上百种记录仪产品,怎么选?功能繁多、种类繁多、价格也是大有不同,此时需要冷静下来,确定一个自己能接受的价格区间,想买多少钱的,然后缩小选择范围,排除一些“不符合要求”的产品。
第二步:先挑选适合自己车型的/再找自己喜欢的样式也许有人会质疑,购买行车记录仪肯定是功能最重要,为什么要把外观放在这么靠前的位置上考虑呢?从我们接触过的一些记录仪产品来看,由于各自车辆内后视镜样式的不同,个别记录仪样子看着不错,但受外观影响无法放置在车内合适的位置上,如体积过大无法置于后视镜和玻璃中间,从而造成录像角度不佳、或外观不规则安放后影响视线等等。这种情况并不少见,看着不错,但是安在挡风玻璃上不是挡视线就是太别扭,因此适合自己车型的外观很重要。
记录仪的正确安装位置是在内后视镜与挡风玻璃中间,当然左右上下区域内小幅移动也是可以的,但是角度不要太偏,否则视频将不具参考性,所以若选择了一款无法安装在正确位置的记录仪可就得不偿失了。
避免这种尴尬情况其实并不难,购买前大概观察一下自己后视镜的样子,比如后视镜的厚度,后视镜与挡风玻璃的距离等,排除这些问题之后,再从中寻找自己心仪的样式。